本文转载自公众号: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ID:XXDJFH,作者:魏小安
三年大疫,旅游企业损失惨重,第一年跌入谷底,第二年谷底摩擦,第三年继续煎熬。大家都急,尤其是研究跳出去。导游直播带货,餐饮推出预制菜,酒店员工改外卖小哥,只追求一条路,活路。但是从企业来说,则不能慌不择路,也不仅是活路,而是要走出一条生路。和员工选择异曲同工,这条路有了一个好听的说法,泛旅游。也确实有个别企业走通了这条路。
但是,个别的经验不能通用,基本叫做企业规模大,可以求泛。企业规模小,只能求专。如果一个小企业还追求跨界经营,还追求把各个方面的资源整合到一起,离死就不远了。这完全不是你想的事,但是你怎么把自己做专?这个很重要。实际上这还是常识,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尤其是旅游企业,同质化竞争普遍化,怎么认识核心竞争力,怎么挖掘培育,怎么在艰难的市场状况中保持,这是根本性的挑战。
无论泛还是专,都要追求一个字叫精,都要追求这个精字。
第一个就是精细,一定要追求精细;第二个追求精致,精致是什么?就是除了工艺的精细之外,更多的是要追求文化,所以就需要精致;第三个要达到经典,什么叫经典?百读不厌,百看不倦,这叫经典。我们现在有几个是经典性的东西?历史上有,再过一千年黄山还是黄山,再过一千年故宫还是故宫。一是老天爷给的,一是老祖宗留的。追求精,就是要培育新的经典。
有一些观点我是不赞成的,就是所谓旅游产品的周期性,要看什么样的产品。人造性的产品周期性很强,主题公园有一定的周期性,但是老天爷给的,老祖宗给的,没有周期的概念。周期是什么?周期是市场,一代一代的新人在成长。第一代新人一定是观光旅游者,观光旅游者必须要去这些经典的地方,因为达到了经典,所以自然就能够永恒。我们现在觉得不创新,危机感很强,如果做得好,创新都是小菜。我们一说,故宫的文创做得好,基础是它的218万件藏品,这么大的一个建筑群,这是它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创什么新啊?
黄山就不需要这些,但是黄山年年五六百万人,都是这样,即使在疫情期间,只要有点机会,就会起来。我去年专门去了一趟黄山,他们也说这个,我们不用愁,只要疫情缓一点,人就上来。但是它有它的问题,实际上就是怎么深入对应市场的问题,而不是产品老化的问题,这样的地方没有产品老化的问题。所以如果在这里说产品创新肯定不接受。但是黄山要谈经营创新、要谈组织创新,要谈这些东西。所以我就觉得这里面也是泛和专的关系。
能泛都可以泛,不能泛就好好琢磨专。谁都琢磨泛,就像我们谁都想做大一样。企业在产业体系中是结构性的,都是大企业,谁当小企业啊?谁都想发财,谁来亏本啊?
疫情之后会超越2019年的水平,但是这种超越就不是简单复苏概念,而是振兴概念,这种振兴的过程中就需要创新。所以旅游需要创新的领域大把,需要创新的路数大把,就看我们怎么做。其实我有一个常识性的概念,中国是一个大陆性国家,从自然的角度相对于一个洲。从文化角度来说,有一句话中国是一个伪装成国家的文明。一个好处是什么?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我们回旋余地大。所以快速反应、精准防疫、动态清零,这是防疫的三句话。旅游也应当是快速反应,只要疫情过去,旅游就可以起来;精准防疫我就可以精确发展;动态清零就需要动起来,把这个事做好。但是现在的情况是疫情来到之时,反应极快,高效率,清零之后市场有时间的滞后,错失很多机会。这种机会,需要专业化运营来抓住。疫来我停,疫走我起,以快对快,总要生存。这方面,旅游的中小企业应当好好学一学制造业的中小企业。本来就是民生企业,不必端着架子。肯做小生意,开展微运营,提供专业服务,开拓一条生路,也可能是一条长远之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