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文本
首先是这个文本本身,因为这是香港青少年内地研学服务规范,要说研学服务规范,这是个大一点的领域,香港青少年相对来说指一个比较专的领域。这个规范看下来,我觉得做的不错,因为这完全是从实践中产生的一个文本。而且,目的不是要框住大家,目的是要保护学生的权益。当然,这个事情有多种视角,从政府角度有一个视角,从教育部门角度有一个视角,从旅游服务部门有一个视角,从目的地又有视角,所以,我的一个总体感觉,一叫务实,这个东西没有虚套,上来就是该怎么干,应该怎么干,能不能达到,这是非常务实的。第二就是细致,方方面面都想到了,很多细节的点也点到了。第三个就是周全。
所以,这样的一个文本形成,而且说到底是以学生为本,以业务为上,刚才谈到的这个问题也确实存在。从教育的视角出发,觉得不足,教育这块薄了,从服务的视角来说我们觉得还不错,挺到位。但是,我就问一个,这个事到底是什么目的?像刚才讨论的这些问题一样,作为一个市场,一定要形成良性的竞争,这样才是一个好市场,垄断不行,秩序混乱也不行,我们就卡这个点,这是我的一个基本看法。
如果说,文本中这个词不对,那个标点符号可以调整,做标准是非常细致的,到现在我一共做过大概七八十个国家标准,我们就一直讨论这个标点符号要变,不变就会误导,逗号改成句号,哪怕我这一段话连着五个句号也得这么改,因为什么?得明确,这是规范。第二个看法就是说从研学旅行的角度到底怎么样?怎么定这些规范?确有一个问题,30年以前国旅总社日本部,最大的功夫是日本孩子,它叫修学旅行,日本的孩子在国内旅行叫见学旅行,出国旅行叫修学旅行,都放在那儿,他们主攻目标就是关东关西各个中学的教导主任,因为教导主任盯这些事。我那时候参与这些事,感触就很深,我们别老听网络上说,日本的家长对孩子照样是关注的,甚至有的家长把全部行程看下来,自己先走一趟,我的孩子要住北京饭店305房间,自己就去住一下,就达到这种程度。当时我就很感慨,这是30年以前,什么时候我们中国走到这一步?
10年以前中国的研学旅行开始,我们内地的研学旅行风起云涌,第一个就是教育部门有政策,鼓励支持,甚至是要求,这就很好,这实际上是教育理念的一个根本性的转变。第二就是大家对这个事都看重,尤其是旅游行业,大家说这个没多少肉吃,但是能啃啃骨头也不错,这是从纯商业眼光来看,实际上我不这么看,一定要有一些比较远的看法。
二、归纳了几句话
第一句话,课程化、专业化,研学之本。这个规范里确有这个问题,就是我们课程的专业要求的不足,点到了,要求的不足,因为做研学,今年1月份我在珠海看了一个研学基地,他们跟我说,我说我不是小白,你们别跟我说ABC。看了半天我就问,你们有几门课程?三门,我说你怎么可能三门课,三门课不要做了,他们接待的就是香港孩子,我说至少要有30门课,一个好的研学机构要有上百门课,所以课程化和专业化这个要求是给我们,不是对学校的要求,是对服务机构的要求,比如说我就是一个研学机构,我就非常专业,非常细致,这是研学之本。
第二句话,自然化、人本化,研学之道。尤其是我们城里的这些孩子,他们出去研学,接触大自然,在地文化、人本主义,这是研学之道,而且对所有的研学都适用,尤其对香港孩子适用。
第三句话,趣味化、智能化,研学之术。所以,规范是一个方面,但是不能说研学就是死死板板的,绝不是这样,它一定是有区别的,尤其是在当代社会,数字化社会,怎么发挥智能化的条件?智能化需要从头串到尾,因为我们的组织运营的过程都需要智能化,这个要求应该更多一点,现在基本没谈到,没谈到是什么原因?因为你们就没怎么用,CHAT GPT都到这种程度了,我们在这里边串这些,还算事吗?完全不算事,可是就会极大的提高运营效率、组织效率、沟通效率,趣味化加上了,孩子们就会觉得好玩。
第四句话,个性化、生活化,研学之延。这个延是什么?是延伸,是延长,是把研学的过程和日常生活的过程联系到一起,把研学的收获和日常教育的这些东西联系到一起,所以这就需要生活化,尤其是需要个性化。我看过很多研学旅行团,我就感觉孩子们太一本正经了,在黄山火车站,上千个孩子整整齐齐的排队,我问你们哪儿的?北京的,我说到黄山来旅游?我们怎么是旅游,我们是研学旅行,那孩子很正式的教育我,因为他觉得你说他是旅游,贬低他了,就说明孩子们很看重这些东西。但是,这里确有一个,怎么把它进一步的延伸。
第五句话,安全化、便利化,研学之基。家长最担心的是安全,孩子最关注的是便利,所以我就说这么五句话,研学之本,研学之道,研学之术,研学之延和研学之基,十个化,我觉得这个东西是普遍性的要求,这种普遍性的要求,最适于规范。因为规范规范的是什么?就是重复的行为,才需要规范,所以在对重复性行为的规范,这才把它提升起来。
三、关于操作
这个事非常复杂,所以,我的想法是这个事和我们中国旅行社协会,这是国家的一级协会,把这个规范上升为中国旅行社协会的一个团体标准,团体标准的概念现在说就相当于国家标准,可是,香港青少年到内地研学,这能不能适用?我觉得可以适用,这个适用有这么几个点,一个点就是现在缺乏相应的规范,所以,有这么一个规范就来突破。第二个,香港青少年会走遍全国,就需要全国推广,这就是一个团体标准的意义,同时,普遍采用,就意味着什么?这个规范在全国的研学领域实际上是拔高了,立了一个标杆,按这个标杆走,大家水平都提高了,所以我觉得这是有可能的,我们把它变成一个国家级协会的团体标准。
由此,我们就得研究几个事情,第一个事情,在标准中怎么体现?我现在想不好,或者也不需要体现,就是远程、中程、近程,这三种行程的研学旅行在具体操作层面,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比如说要到北京研学可能就是7天,要到广州研学可能就是3天,要到深圳研学可能就是1天,本质上是不同的,内容的复杂程度不同,我们组织运作不同,在具体的规范上也有所不同,所以这个时候在标准里要不要体现,因为要体现这个标准太复杂了,可是不体现的话,实际上操作性又受到影响,这是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就是学校、供应商、服务机构、目的地,这几个方面的关系把握,你们这里都谈到,严格的说应该分类来谈,比如对学校有什么要求,各个国家对这个事都很重视,而且规范性都很强,因为它涉及到孩子,对学校有什么要求。对服务机构有什么要求,对供应商有什么要求,对目的地有什么要求,如果把它们分门别类的,比如分章,比如第二章是学校,第三章服务机构,第四章供应商,第五章目的地,这样可能操作起来,一个是逻辑上清楚,实际上就是把现在的内容编排起来,现在的内容基本上是从服务机构出发的,这完全可以理解,你们干这个活,而且你们最有这个经验,所以,这个是一个方面。
另外一个方面,要从长远发展考虑,确有一个价格问题,对家长来说是费用问题,在市场上来说就是价格问题,价格多少合适,为什么内地做研学旅行,一说这就是啃骨头,喝口汤,挣不着钱,太便宜了。可是我昨天一问,香港孩子的价格不低啊,价格不低,我们要保证的是什么?是性价比。同样,对我们的运营机构、服务机构,以及目的地来说,也有一系列怎么配套的问题,我们现在是什么?是一个社会资源的利用,比如要看看华为,要看看什么这个基地,那个实验室什么之类的,是在利用社会资源,但是还有一个就是我们如何配套,这个配套配好了长治久安,配不好可能就会产生相应的问题,比如说香港孩子过来了怎么住,大家都去住酒店,这和在香港有啥区别?所以我觉得我们就应该专门引导一批投资商进来,给这些孩子们配套建设一批营地,就像横琴那个星乐度一样,建设一批营地,这批营地专门对研学,星乐度主体的客人香港和深圳的孩子,日常的客人就是研学的客人,研学的客人有一个特别大的好处,就是不拘于礼拜六、礼拜天,把平常的空给填了,这样的话我觉得我们需要引导这么一批营地的建设。再比如说青年旅社,青年旅社是一个国际化的模式,各个国家对青年旅社的发展都是有补贴的,补贴是补贴什么?补贴未来的消费者,这个主要是大学生,大学生背包旅行进了青年旅社,10个美元一晚上,这个运营谁能运营得起,但是有补贴,这些大学生参加了,住了青年旅社,未来他们走上社会,拖家带口就过来了,这是我们培育未来的消费者。所以这些事我们都需要考虑,因为我看你们的年龄都设计到24岁了,我觉得太大了,我不知道,反正在我的概念中研学旅行就是小学、初中、高中的事,我没把大学生也纳入到研学旅行的范围,但是你既然纳入了,他们的消费方式和那些孩子们就完全不一样了,青年、少年是两个概念,也是两个层面,所以,这就需要一些什么?比如青年旅社我们怎么搞,内地有一批青年旅社,但是发展得始终不理想,在国际上是很自然的。
第三类就是沉淀资源的利用,有很多沉淀资源,尤其我们城市发展的过程之中,感觉在这个事上我们可以好好挖掘一下,就按我们内地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叫城市更新改造项目,我这三年疫情看了120个这样的项目,没有一个项目亏损,就是在疫情期间也各个挣钱,什么原因?就是沉淀资源利用起来了,挖掘出来了,所以我觉得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种方式,当然,这些得具体研究,可是我觉得有必要,比如说我到一个城市,一下几百个孩子过来了,营地也不够,几个大仓库利用起来了,只要基础设施够,几个大仓库,几个老厂房,一下就起来了,就变成一个研学基地,这种研学基地创造一种新模式,这种新模式自然有它的利润源,有利润源于这个事还发愁人家投资吗?完全不用发愁,现在发愁的是有钱找不着好项目,可是像这样的事就能找到好项目,因为它有它的特殊性,确实是这样,集体活动,同时进,同时出,几百人,像这样的,别说几百人,一百多人你都不好弄。
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挖掘城市的沉淀资源,建设一批比如香港青少年研学基地,这是项目,这就是转换成项目,社会资源挖掘好办,社会资源在那儿现成的,就看你怎么用了,但是里边也有一些组织性的障碍,比如说去北大,去清华,几百个孩子去肯定不接收,几个还可以,这就是组织性的障碍,但是有些东西不同,比如我们到北京去看看航天城,或者到海南去看看航天基地,那是另外一个概念,反正我看到这些东西时不时的会有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孩子们更是这样。总体来说,要培育我们香港青少年的国民意识,没别的,让他们看,他们没有实地的感受,说什么都没用,学校里说半天什么感觉都没有,出来一看,一跑,才知道中国之大,知道中国之美,这就是旅游的好处。
同样,我们现在抓入境旅游也是这个大的问题,这个时候我们抓住一些事情,讲国民教育,任何一个国家都需要这种,所以很自然,把这些东西抓起来,无论是香港还是我们内地,无论是教育部门还是我们旅游机构,实际上都是一个多赢的格局。
(本文整理自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总顾问魏小安2023年12月7日在深圳会议上的讨论意见)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