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民航之翼,作者:翼哥
11月,是民航业最淡的月份之一。
不过,2024年的11月份却显得不同寻常。
从民航局公布的生产数据来看,2024年11月:
运输总周转量122.5亿吨公里,同比增长20.5%;
旅客运输量5643.4万人次,同比增长15.2%;
货邮运输量83.7万吨,同比增长16.6%。
最令人吃惊是客运量,11月份5643万人次的客运量不仅创下了历史新高,而且增速达到了惊人的15.2%。
消费低迷
民航巨亏
航司艰难
从旅客运输量数据,感觉根本就看不出来。
如果看客座率,83.2%,更让人觉得这不是淡季,简直就是旺季。
一直吐槽的国际航线,也表现出强劲的恢复势头。
11月份,国际航线客运量557.0万人次,同比增长76.3%,恢复至2019 年同期的94.3%,已经接近于疫情前水平。
全国民航共完成旅客运输量6.7亿人次,同比增长18.3%,较2019年同期增长10.9%,超过2019年全年客运规模。
不过旅客量爆发并不能掩盖民航继续亏损这样一个困境。
比如机票价格在持续下滑。
对于机票价格的下滑,各航空公司似乎早有预期,所以竞相追逐客源,而施出低价杀器。
在国内航线上,上海-青岛、广州-南京、昆明-杭州等航班票价不足400元。
甚至200、300的票价也层出不穷。
杭州-广州、西安-长沙、西安-贵阳的机票价格只有200元左右。
比高铁时间短很多,而且便宜很多。
比如西安-大连。
国际航线票价也是一降再降。
不过,问题是机票价格降低容易,但成本压降却任重道远。
机票降价,飞机、航油、起降、维修等成本不仅难降,甚至有的还在涨价。
民航业的效率又难以提升,飞机利用率、人工效率、机龄,总之很难很难。
所以,11月份民航铁定亏损,加上人民币贬值带来的汇兑损失,许多航司亏损又在放大。
说实话,民航业必须要做一些根本性的改变,否则这种旺丁不旺财、增人不增收的状况恐怕还会持续。
到底到什么时候,民航才能不卷?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