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赔1.33亿也要收回21家酒店,融创与万达协议分手深层次逻辑是什么?
酒店民宿 劲旅网 2021-09-18 15:23:36
当你还是你,我已不是我;相行渐远,只有道一声,分手快乐。

01

融创集团从万达酒店发展收回21家酒店经营管理权事件有了最新进展。
9月16日,万达酒店发展发布公告称,已与融创集团达成协议,后者正式收回21家酒店的经营管理权,双方就合作协议终止达成一致补偿及后续处置方案:

融创集团就合作协议终止向万达酒店发展提供补偿金额1.33亿元;

融创集团向万达酒店发展支付6859万元,用于结清剩余经营管理费用;

公告发布,赔偿敲定;双方就此,分道扬镳。

整个事件要从6天前说起。

9月10日,万达酒店发展突发公告称,收到融创集团通知,后者宣布将终止与前者订立的有关由融创集团持有并由万达酒店发展管理的21家酒店的管理协议。

这场突如其来的协议分手,瞬间引爆舆论同时,也让外界有点懵逼,这21家酒店,从哪儿冒出来的?

根据万达酒店发展公告里提供的19家建成并正在运营的酒店名单,劲旅君翻阅公开资料证实,双方这次合作源于5年前那场“世纪大并购”。
2017年7月19日,融创集团、万达集团与富力地产三方达成协议,融创集团出资438.44亿元,并购万达集团旗下13个文旅项目,并在交割之后承担现有全部贷款约454亿元。富力地产斥资199.06亿元,并购万达集团旗下77个酒店项目。

此番涉及的21家酒店,是融创集团并购13个文旅城项目原本的配套酒店。

可以理解为,2017年,在文旅城项目完成交割后,融创集团将这批配套酒店的经营管理权依然留给万达集团。

这符合融创集团当初给万达集团“四不变”承诺(品牌不变、规划不变、建设不变、运营管理不变)中“运营管理不变”的原则。

“四不变”承诺期限是20年,融创集团还要每年支付给万达集团5000万的品牌许可使用费(向万达娱乐支付4500万/年,向万达商管支付500万/年)。

5年过去了,原本各自安好,为何融创集团宁愿赔1.33亿,也要与万达集团协议分手?

02

融创集团给出了一个官方理由:

“由于(其中包括)新冠疫情的影响及融创中国商业战略的调整”。

显然,在外界看来,这个模棱两可的回复,太过敷衍。

随后,媒体自然将融创集团的这一举动与地产行业现状联系起来,推测出一个劲爆结论:融创集团缺钱了。

一方面,地产圈行业性地震持续,前有恒大频爆雷,后有河南建业发求救信,曾经的地产大佬们,陷入资金泥潭,生死一线间。融创集团创始人孙宏斌在2021年中报业绩发布会上也不得不承认“今年下半年的销售压力很大,预计下半年市场还是会比较惨烈的。”

另一方面,融创高层此前对重资产酒店业务态度一度偏冷,而且曾经多次抛售过酒店资产。

公开数据显示,融创集团在已开业或计划开业的融创文旅城及非文旅城项目拥有近150家酒店。

有媒体分析,融创集团从万达集团手里收回21家酒店经营管理权,或许是为进一步整合酒店资源,为缓解资金流动性做前期准备,参照前几次交易数据,如果融创集团将旗下所有酒店或部分酒店打包出手,变现几百亿并非难事。

融创、缺钱、酒店、变现……

这一连串关键词组合在一起,形成吸人眼球的舆论焦点,更给外界一个巨大想象空间。媒体们的种种分析各有道理,劲旅君在查询公开资料和追踪融创文旅发展轨迹的过程中,发现一些新线索,并尝试透过文旅视角,还原这件事背后的深层次逻辑。

03

先回到这件事的起点,关于为什么要从万达酒店发展手上收回21家酒店的经营管理权,融创集团给出的两个解释:

其一,新冠疫情影响;

其二,商业策略调整;

劲旅君分析,在商言商,这并非虚假托词,更像委婉真话。

新冠疫情影响了企业的什么?

经营业绩。

那么,潜台词就很好解读:

融创集团对21家酒店近两年的经营业绩并不满意。

理论上,疫情属于不可抗力,如果因此把经营不善的帽子,完全扣在万达酒店发展的头上,恐怕说不过去。

显然,疫情只有诱因,融创集团真正不满意什么,一目了然了。

业主对品牌管理方不满意,调整措施无非两个:

换个品牌管理方继续做;

换了品牌管理方自己做;

这又取决于一个因素:

融创集团是否有意愿且有能力自己做好酒店经营管理?

04

这涉及到融创集团给出的第二个理由,商业策略的调整,翻译成大白话就是:

融创集团准备好自己经营管理21家酒店了(终止与万达酒店发展合作),不但很有信心(不惜赔1.33亿撕毁协议),而且准备把酒店业务当作是一项战略级业务来对待(商业策略调整具体内容)。

此次出面从万达酒店发展收回21家酒店运营权的是融创集团的核心企业——融创中国,但是在融创体系内部,酒店业务并不直属融创中国,而是由旗下负责大文旅板块的融创文旅负责。

2019年之前,融创文旅对酒店业务的战略定位少为外界所知。

2019年3月,融创文旅品牌发布会上,酒店业务作为融创文旅城与乐园、商业并列的三大组成板块之一,首次正式出现在外界面前。彼时,很多人认为,酒店业务在融创文旅体系内,只作为必需品存在,暂时上升不到战略层面。

然而,这个论断在3个月后被推翻了。

2019年6月,融创文旅首家自营高端品牌酒店——广州融创堇山酒店正式开业。

这一举措对外释放出一个明确信号,融创文旅要打造自己的高端酒店品牌,发展自营酒店管理公司。毕竟,拥有酒店和运营酒店,是完完全全两个层面的逻辑。

此后,融创文旅在酒店方面的布局不断提速。

2020年5月,融创文旅与开元旅业在酒店、地产方面达成合作;

2021年3月,融创文旅与华住集团成立合资公司永乐华住;

2021年8月注册了融创堇悦酒店、悦系列酒店品牌商标;

……

从一系列动作看,融创文旅逐步将酒店作为重要战略板块来长期持有并经营,所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资金,越来越大。

按照这个逻辑,不敢说融创集团一定会把酒店业务持有到底,绝不抛售。至少未来3-5年,企业运营相对稳定但前提下,其并没有要将酒店业务尽快出手的打算。

客观分析,“融创集团收回21家酒店是为了整合酒店业务打包出手缓解现金流”的推论,是个小概率事件。

9月16日晚,融创文旅总裁路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公开表达的两个观点,证实了劲旅君的判断。

“看好酒店行业的长期价值,一二线核心城市和优质旅游目的地的文旅酒店群拥有更大潜力空间,融创希望抓住市场和机会”。

“成立三年,融创文旅的服务力、产品力以及综合运营管理能力持续升级……具备承接21家酒店管理的能力。”

05

既然收回的21家酒店不会再找第三方运营,作为操盘手,融创文旅的选择有两个:

融创酒店自营;

永乐华住运营;

前者是由融创文旅酒店管理团队直接上手运营,后者则是由融创文旅和华住集团共同成立的合资公司永乐华住运营。

永乐华住成立后,融创文旅将堇山等核心自有高端酒店品牌,华住集团将旗下施柏阁、花间堂等核心高端酒店品牌分别注入合资公司,以彰显双方决心做好这一领域的决心。

永乐华住的股权结构上,华住集团占比50%,融创文旅和时代环球共同占比50%。

对于融创文旅而言,无论选哪个,差不太多,反正自己都有很强的话语权(谁让爸爸融创集团拥有一大把酒店行业稀缺的优质物业资源呢)。

还有一个被所有人忽略的问题,融创集团敢撕毁协议,宁愿赔1.33亿也要自己干,除了自己有意愿、有信心干酒店之外,其实手里握着一张真正的底牌:

酒店轻资产管理服务能力。

换句话说,融创集团认为,自己在酒店品牌管理方面的能力,已经不逊色于万达酒店发展。

很多人认为,融创文旅在酒店经营管理上,既是业主,又是品牌运营方。其实从内部经营逻辑上讲,融创文旅经营的大多数酒店物业属于融创中国,酒店管理公司是融创文旅,双方都是融创体系内的公司,但业务层面严格区分开,依然保持业主与酒店管理公司的关系。

不仅是酒店,融创文旅旗下的乐园和商业,全都按照“轻资产管理服务”模式经营。

2020年,是关键性一年。

融创中国在2020年财报中,首次明确提出“融创文旅已经成功开启了轻资产管理服务输出,提供文旅项目获取、规划研策、投资咨询、建设运营、管理等全方位产品服务。”

把这段话落在酒店领域,基本上等于对外宣称:

经过这几年准备,融创文旅在酒店经营管理方面,不但形成了稳定且成熟的轻资产管理服务能力,而且还能依靠这一能力对外输出,赚第三方业主的钱了。

06

劲旅君梳理发现,融创文旅在酒店领域的业务基础架构基本成型,涉及三条核心业务线:

自营酒店管理(堇悦系列、悦系列等高端酒店品牌);

合资酒店管理;(永乐华住旗下高端酒店品牌)

民宿集群及平台运营;(融创青岛阿朵民宿小镇及运营平台、花间人家民宿平台)

民宿板块几乎很少提及,但从去年开始,已经成为融创文旅在大住宿板块除酒店之外,一支异军突起的新力量。

2020年7月,融创文旅在青岛藏马山阿朵小镇,联合斯维登等多家高端民宿品牌,发起北中国高端民宿集群,推出八个高端民宿品牌花间堂、禅驿、花筑、乐贝、六悦、星天外、正在昨天和布衣客栈。

值得注意的是,后五个品牌是融创文旅创立的自营高端民宿品牌,这标志着融创文旅在民宿轻资产管理服务上布局的开始。

2021年3月,永乐华住宣布将成立“花间人家”民宿平台,针对民宿提供规划、筹建、运营、管理、销售和会员等一站式服务。

融创文旅似乎正在以高端酒店为基础,对整个大住宿领域保持很大的野心。

窥一斑而见全豹。

融创集团收回21家酒店经营管理权只是个开始,其真正的目的,是以轻资产管理服务为底层逻辑,横向上,在做好融创集团自持酒店物业经营管理基础上,不断拓展更多第三方物业;纵向上,拓展除酒店以外的自营高端民宿品牌、民宿集群、小镇综合业态运营等,最终成为一个泛住宿领域的轻资产管理服务集团。

或许在孙宏斌眼里,这股新势力将成为融创中国在地产领域开疆拓土的有利帮手,意义远比打包卖掉变现的那笔钱,更有价值。

这才是融创集团不惜撕毁协议,赔偿1.33亿也要拿回21家酒店经营管理权的深层次逻辑。

对于万达酒店发展来说,协议分手,有遗憾,却没损失。

21家酒店占据总经营管理酒店数量的20%左右,占据总营收的9%(2021年上半年),势必对1-3年内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1.33亿+6859万元的补偿及尾款,却极大充沛了现金流,不失为幸事。

当你还是你,我已不是我;相行渐远,只有道一声,分手快乐。
评论(0条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一扫,关注劲旅网官方微信号

或搜索“ctcnn1”

手机扫一扫,打开劲旅网手机站

随时掌握最新资讯

热 门

登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