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小安:论旅居(上)
文旅要闻 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 2022-09-15 10:41:16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ID:XXDJFH,作者:魏小安

我到宜兴来过N多次,第一次是1983年,1983年来就是看宜兴三洞,善卷洞、张公洞和灵谷洞,大概是宜兴80年代的旅游传统。90年代就是看陶、看竹,没有什么印象,只有陶都的印象很深,尤其是那些大师的作品看了让人觉得真是美的享受。之后就是来开会,也没有兴趣再看了。

但是这次不同,因为这次专门谈旅居这个题目,这个题目我觉得很新,而且无独有偶,我去年写了一篇文章叫《以旅居为中心的度假区转型》。所以这次来,我觉得这篇文章不是现成的吗?但是光现成不行,还得实地考察一下,所以我提前两天到了宜兴,第一天感受自然,茶山,国家森林公园,还有18万亩的竹海。第二天感受文化,看了一下星云法师的叫佛光祖庭大觉寺;然后又看了利永紫砂博物馆,感触都很深。但是除了这些之外,自然的熏陶、文化的熏陶,更感受到从一个专家的角度我们如何来分析这个度假区?如何来解读旅居,如何把这个事情立起来、唱出来、推广开,这是我关注的。

一、历史过程

我们讲度假,先说一个历史过程。因为50年来全世界的度假趋势逐步以旅居为中心,20世纪60年代美国夏威夷就成为度假胜地,从酒店到公寓,迅速形成模式。严格的说夏威夷这个地方滨海度假不太适合,因为没有好海滩,那是火山岛,到处都是火山岩,所以它最有名的海滩是什么?是从其他地方把沙子拉过来建的海滩。是这样做起来的,因为它做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向旅居的转移。我第一次去夏威夷住在公寓里,才知道夏威夷的晚上有多舒服,把公寓前后门一开,凉风习习,满天星斗,前面就是海,我们下午到超市买了一堆吃的东西,因为公寓式的房间都有灶,回来我们自己加工红烧鸡翅诸如此类的,然后大堆的啤酒,真是一种享受。这种享受就感觉从容。所以当时分析了一下夏威夷的发展过程,就有了这么初步的感觉。

1971年墨西哥坎昆度假区开始建设,10几年时间100多家酒店建成,到1985年举办了世界南北首脑会议。14年时间,就是这样的一片不毛之地,当时做起来了,一举成名。我们那次去坎昆,住的一个酒店42间客房,我就有点不满意,因为我们那个时候脑子里还都是大酒店,品牌型的酒店,结果一问这个酒店才42间客房。到了酒店的时候,我傻了。所有人进酒店都要举办一个小型的欢迎仪式,一杯香槟酒,然后让客人依次上面签名,进了房之后前面就是蔚蓝的加勒比海,雪白的沙滩。我们先往海里面体验一下,一路走过去,我就总感觉后面有人跟着,可是你回头就发现那个人躲开了,为什么?他担心你的安全。但是又不会干扰客人。我们先是到海里面游了一把,然后到酒店的游泳池又游了一把,酒店的游泳池,水上酒吧,喝着小酒游泳。又回到房间,我那个房间算普通的房间,360美元一晚,1991年360美元在我们眼里是大钱了,那个房间也是这样,一个巨大的阳台,阳台上有一个按摩浴缸,然后有沙滩桌,沙滩椅,还有一个卧榻,你可以一边按摩一边看海。在那住了两晚,我才体会到什么叫世界一流的度假区。

还有一个特点绝不干扰客人,可是你离开客房20分钟再回去,这个房间被打扫了,看不到服务员,可是你需要服务的时候服务员肯定在,这是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后来饭店的老总跟我们解释,说度假客人一定是这样的生活方式。因为那段时间我们在研究中国度假旅游的发展,所以把世界主要的度假区基本走了一个遍,而且我们走是专业性的走,不是旅游者那种体验,也不完全是度假者那种体验。

到了80年代,西班牙的太阳海岸开拓,旅居形态成为重点,地中海度假圈拔得头筹。我记得去西班牙太阳海岸的时候他们给我们讲滨海开发的模式,怕我们听不懂,拿一个树枝地上画。因为我们那个时候的概念还是什么?滨海小城市,还是这个概念,完全不是度假区的概念。他们说我们刚开始,最好的位置建一批公寓,卖不出去,到后来在二流位置建的度假设施,都卖的很好,什么原因?就是开发模式。我们习惯性地先建海滨、沙滩、公路、绿化带,后面才是酒店。这就产生一个什么问题呢?你是麻烦客人还是方便客人?现在的模式是什么?沙滩上来就是酒店,酒店的后面是绿化带和马路。客人可以在房间里换好泳装坐着专用电梯直接下去,出来就是游泳池,游泳池外面就是沙滩。但是我们有一个逻辑,这样不是破坏了沙滩吗?所以多年以来围绕这个事情,我们和清华大学、同济大学这些专家们每一次都要辩论,每一次在规划的时候我上来说你这个规划不对,不是度假区的规划,是一个滨海小城镇的规划。他们就说北戴河、青岛都是老外建的,都是这种模式啊?我说那是100年以前的外国模式。从80年代西班牙太阳海岸开始就从根本上改变。到90年代,澳大利亚黄金海岸崛起,但是澳大利亚黄金海岸以日本房地产开发为主的投资,所以海岸边高楼林立。但是有一条,旅居成为主体,黄金海岸的开发我是很不赞成的,这么好的海滩,往边上一看,长长一堵墙就过去了,都是房地产,房地产做到这个程度是非常差的。虽然澳大利亚黄金海岸很有名,但是开发叫做过度开发。

进入新世纪之后,明星之地就是迪拜,首先成名的就是帆船酒店,亚特兰帝斯酒店,哈里发塔,各种奇葩建筑,而且把这个成为吸引中心。但是利润中心是什么?就是继续开发的棕榈岛,棕榈岛就是填海造岛棕榈形状,所以在棕榈岛一走,整个就是一个城镇,可是形成了利润中心。

这就是一个历史过程,为什么产生这么一个趋势?因为在这50年中,发达国家完成了从工业化到后工业化的转变,原来是工业化时代,后来完成了工业化阶段,进入后工业阶段。这里我顺便批评一个词“氧吧”,氧吧这个词在全国泛滥,我专门写过文章批评这个事,为什么呢?因为氧吧是日本人在工业化时期的一个发明,那个时候日本空气很不好,所以玩出一个氧吧来,之后日本的工业化阶段完成了,后工业化阶段来临,这个问题不成立了,氧吧也就没有了。我问过很多人,你们有谁看过氧吧?有谁体验过氧吧?没有。可是恰恰在这个时候,90年代开始,氧吧这个词进入中国,大家还以此为荣,我是天然大氧吧。我说什么?这叫以美玉比顽石。我们这空气质量好,是美玉,为什么去比一块烂石头啊?比一个日本工业化时期这样一个东西,有什么了不起的?所以我到哪都反对这个词,我们好就是好。

所以我对溪山镇很赞成,昨天在那看,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含量多少、湿度多少、温度多少,都表现出来,这就够了。非得去比一个烂氧吧,说明什么?说明对这个事情没有看清楚,也说明缺乏自信。

所以,度假生活从贵族化到中产化,乃至大众化,需求在不断变化,市场扩大供给转型,很自然形成以旅居为中心的度假区转型,这就是对应大势,发展首先要看大势。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是后来者,1991年国家旅游局提出对应新格局、新潮流,提出要发展度假区。也就那个时候我们开始研究这个事,当时我们的老局长刘毅,调研很勤奋,我那个时候也有幸跟着刘毅局长跑了很多世界一流的度假区。跑完了,感觉就不同了。1992年国务院批准了12个国家旅游度假区,1996年的中国旅游主题是度假休闲游。但是我们的度假区,在国际上没有竞争力,在国内度假需求没有产生,所以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后来这12个度假区,我们开了几次座谈会,我管这个事,他们说最大的贡献就是国务院办公厅下文,批了我们的四至,明确了范围,批下来这块土地,度假区踏踏实实做,但是真正做成的大概就是一个大连金石滩,一个三亚的亚龙湾,都不能说成,只能说按照度假区路数在走,真正成的没有一家。

当时想的是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运营,以外资为主,以外国客人为主,这是政府主导来推这个事情,市场没有成熟,怎么推也不行。但是这些年不同了,这些年应该说叫风起云涌,现在有45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以前的区别是什么?以前第一批12个是行政主导,现在是标准主导,当然标准主导也大体上是半行政主导,但是毕竟根基在市场,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变化。

二、理论分析

1、概念辨析


旅游与度假,我们经常把这两个事混在一起说,所以叫旅游度假区。实际这个词不准确,旅游区就是旅游区,度假区就是度假区,我们把它混在一起说,造成很大的误区。最近旅游度假区的国家标准刚刚修订,比以前有了进步,以前基本上把景区标准套过来就是度假区标准。这次把对旅游资源的要求什么之类的都给抹掉了,强调的是度假资源、强调的是度假设施,这个路基本对了,但是度假区就是度假区,我觉得叫旅游度假区就把这个事说混了。

旅游和度假都是超越日常生活的,是一种异质化的生活和体验。但是旅游是动,度假是静,旅游是丰富眼界,度假是丰富内心,这就是根本性的区别,度假生活需要度假产品来承载,度假产品依赖度假生活体验。所以认识世界需要旅游,认识自我需要度假,而且休闲和度假也有所不同,休闲是周边的短期的,度假有距离的,相应来说时间长一点,严格说我们现在提供的更多是休闲产品,不是度假产品。休闲区对应的是城市休闲需要,但是这些年来我们在主导思想上,对旅游、休闲、度假,无论从理论到实践一直没有把握准,我们到底应该做什么?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这些事情本协会和休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应该是有比较深的研究,我们的专著出了一大把,详细的分析各类区别。

2、旅居分析

从经验上,我觉得我们可以再加两个题目。第一个题目旅居,我们如何来解决旅居?旅是流动,居住是居停,按说流动和居停两者之间不说对立,但至少不是一个事,但是我们把这个事连在一起。旅居就是在流动过程中形成居停,所以它就意味着一个根本性的变化,就是主客易位。本来你应该是客人,但是旅居是半个主人半个客人所以主客易位。进一步叫反客为主,明明我是客人,但是因为我是业主了,所以就是主。由此,旅居地首先需要一种主人文化,作为这个旅居地的原住民,就应该尊重新主人文化,新主人文化一定是一种流动的文化、是一种融合的文化、是一种超越本地在地文化的新文化。

主人文化还形成什么特点?就是邻里搭档。昨天听蒋总讲了半天邻里关系,确实如此。由此现在形成三个新的变化,第一个社区氛围,旅居文化一定需要社区氛围,这种社区氛围形成新型邻里关系,这是我们社会总体的进步;第二是社区营销,这个营销和传统的营销一般性的营销完全不同,就是社区营销,朋友带来朋友,然后主人拉动客人,客人又变成主人,由此形成这样一个格局。第三,这样旅居文化里面一定是一个新型的社会结构,这种新型社会结构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一种新型生活方式。所以我对旅居大体是这样的理解。
评论(0条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一扫,关注劲旅网官方微信号

或搜索“ctcnn1”

手机扫一扫,打开劲旅网手机站

随时掌握最新资讯

热 门

登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