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熬中的旅游人,自渡吧
文旅要闻 万物以荣 2022-04-07 10:02:42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万物以荣,ID:gh_9fc77c2eb672,作者:陈荣

清明没啦,五一估计也够呛,暑假怎么样也不乐观,旅游企业和业者该怎么办?

旅游业经过三年多的停摆,已经一地鸡毛,哀鸿遍野,状况之惨烈,惨不忍睹,进一步发酵可能会引发更大社会层面的问题,毕竟旅游业的就业容量很大。奄奄一息中到处在抓稻草,各路人马轮番呼吁,但收效甚微。正视现实,才能熬过这段生死的日子。

一,疫情会短时间结束吗?

这个问题好像没有人能够给出准确的回答,但是病毒与人类共存,可能是一个长期的趋势。疫苗在起作用,特效药在起作用,这两点可以有效降低重症率和死亡率,那样才是真正的常态化。可以期待,但是充满了不确定性。

​图片来自网络

二,防疫政策短时间会变吗?

每个国家的防疫政策是基于自己的国情做出的选择,我们现在执行的是“动态清零”的政策,今后会不会调整?尤其是短时间内会不会改变,这和疫情的演变有很大的关系,还真难判断,但肯定会与时俱进。

由于疫情的复杂性以及各地对政策理解的差异性,目前要实质上统一全国各地的防疫措施还很难,层层加码的现象仍旧会存在,人员的流动也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市场的恢复仍旧是一条漫漫长路。
你可见过这样幽静的颐和园长廊?

三,政府有能力兜底吗?

大部分省市都是吃饭财政,甚至“爷吃崽粮”,政府根本没有能力去兜市场的底。履巢之下,岂有完卵?政府需要救助的行业很多,比如三大航空公司每天的亏损差不多是一个亿,铁路部门也是巨额亏损。政府救助,“非不为也,不能也”,常常是爱莫能助,但也并非无能为力,关键是要有好的办法,有效的措施。

疫情背景下,许多国家都推出了自己的扶持政策,当然,有些国家和地区拿出了真金白银救助旅游业,比如意大利政府为旅游企业拨专款资助,香港地区政府为旅行社雇员每月发放工资补贴等等。政府之间也要相互学习借鉴。

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的我们,怎么能够指望政府包圆一切?政府兜不了市场这么大的底,即使有些补助,也只能是救急,对极度困难的旅游企业来讲,杯水车薪而已。而且有些措施几年不变,比如减税,收入都没有了,还有什么税,看上去很美,实际操作中实惠不多。

但是在防疫过程中,一些社区服务工作还是可以考虑让旅游企业去承担,毕竟旅游企业有大型团队运作的经验和成熟的操作系统,既为政府分忧解难,又给百姓提供了更好的服务,旅游从业人员也有了收入,企业还能够存活下来,一举数得。与其考虑减税降费,倒不如重新组织社会资源,各尽其用,各得其所,各尽所能。

这是一个旅游业者的调侃,但不无道理

四,旅游企业和业者怎么办?

宏观面上没有什么好办法,因为没有市场,微观面上各显神通。降低成本,去肥增肌,战略收缩,扎好马步,苦练内功是目前最好的选择,为疫后恢复奠定竞争能力,从而重新定义自己的位置。

个人职业转型,企业战略转型都是可能的选项。但凡转型都是一个艰苦的抉择,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都需要下苦功夫,需要持之以恒去做改变,也都充满了不确定性。根本的出路只能靠自己,当然政府的支持也不能少,要雪中送炭,政企联手,可以考虑给居民发放旅游消费券等,推动市场的复苏,才能帮助企业更快更好地走过这段最为艰难的岁月。

伟大是熬出来的,每一个伟大的人都曾咬着牙熬过一段艰难的岁月,没人嘘寒问暖,没人支持,没人帮助,但熬出了伟大。旅游企业和业者也是如此,历经苦难,我们会重新定义旅游业。怨天尤人没有用,指望别人也靠不住,墨守成规只能是死路一条。只有保持积极的心态,保持活力,不断创新,才能活着,活好,活出精彩。

重大疫情面前,政府的救助责无旁贷,如何精准、有效,考验制定政策的智慧和能力,但不要有太多的不切实际的奢望。天助自助者,悲喜自渡吧!!!
评论(0条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一扫,关注劲旅网官方微信号

或搜索“ctcnn1”

手机扫一扫,打开劲旅网手机站

随时掌握最新资讯

热 门

登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