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易水文旅,ID:T-newmedia,作者:粤行旅思周易水
长期以来,旅行社组织的团队游一般都是安排正餐吃“围餐”。就是众多游客围在一起吃饭,除饭食是各自单独的外,菜食是一起共享的。这似乎司空见惯,大家也习以为常。
近年来,这种“围餐”正受到越来越多参团游客的“嫌弃”。由于工作关系,易水曾在云南做过多次旅游团暗访,当时就有很多参团游客花式吐槽“围餐”。
有些游客说,每次参团吃正餐,看到团友拿起自己的筷子汤勺不停地扒拉翻找菜品,口水丝还连拉得老长,惊得目瞪口呆,自己都不敢下筷子;有些游客说,每次旅游吃“围餐”,五湖四海的陌生人也不知道彼此卫生状况,还没有公筷,都搅在一起吃汤汤水水实在不放心;也有些游客说,如果带孩子老人出游,他们肠胃都比较脆弱,十分担心“围餐”的卫生状况;甚至还有些游客说,他们此前吃“围餐”都靠抢,否则七八分钟下来都没自己的份儿……
特别是,当前疫情之下的防控要求,需要旅行团在就餐环节中做好一定防护措施。即使疫情之后,也需要对类似突发状况,采取一些措施起到一定预防作用。
因此,经过本轮疫情的检视,以及疫情前后游客对于品质团的向往,当前情况下推动旅行社“团餐革命”时机已经基本成熟。大规模推行“团餐分餐制”有着现实必要性和长远重要性。值得一说的是,某些地区有些旅行团,已经在做团餐分餐的尝试,但还不是大范围的举措。
为了让“分餐制”大规模推行,顺应旅行社高质量发展大势,需要多措并举、多路并进、多管齐下、多头发力。
第一,需要制定推荐性标准
为更好推进“分餐制”,值得在行业中制定一套推荐性标准。一方面促进各方对开展“团餐中的分餐制”,取得共识,并在共识的基础上付诸于行动;一方面,无规矩不成方圆,在保证各具特色的基础上,各方在“规范”框架下,顺利实施“团餐中的分餐制”。
针对“团餐”供应方、旅行社、游客等需求,推荐性标准要求普适性以及执行便利性,同时预留个性化、特色化服务的空间,综合考虑价格、质量、卫生、特色、承受度等因素。
第二,需要行业主管部门更多的作为
基于国情特点,“分餐制”大规模大范围推动落实中,行业主管部门的推动作用是不可或缺的。比如,组织好相关的市场调研工作。摸清楚游客、餐饮提供方、旅行社在“围餐中的分餐制”上的认知,有哪些共性和个性想法和要求。经过分析、归纳后,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区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不断完善工作方案。
再比如,落实相关试点工作。这就需要找准突破口,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共同发力,示范带动。那么,“易”在哪?是在基础好、有实力、规模大的旅行社试点,还是在小而精的旅行社开始试点?笔者更倾向于前者。因为,试点的影响力大、吸引力大、带动性强。目前,已经有上规模的旅行社自行在探索实行“团餐中的分餐”,这为制标提供了准备,提供了条件,提供了经验。行管部门可以着手推进制标的各项工作。企标、行标、地标、国标均可以考虑。
再比如,多举措全方位宣传、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对执行好的企业予以通报表扬奖励,等等。
第三,需要发挥协会组织的积极作用
市场上一个新生事物的推行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培育一个良好的市场化环境。何况其中除了各方接受程度如何等等因素外,还存在要改变传统习惯、惯性思维的重要因素。这更是要强调需要一个培育过程,不太可能一蹴而就。
在这个过程,需要积极发挥旅游协会、旅行社协会、导游协会、景区协会以及餐饮协会等等协会组织的作用,它们在推行“团餐中的分餐”中将大有作为,并将在持续推进“团餐中的分餐”不断贡献着力量,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第四,需要相关旅游企业的主动投入和商业嗅觉
团餐的分餐制,对于旅行社行业是一个重要改变,这种改变更可能是一个机会,能够吸引更多注重品质、私密性、卫生、小团等调性的游客选择参团。
同时,旅游企业包括餐饮提供方、旅行社等,可以充分利用有利时机,将“团餐中的分餐”做好,甚至是做到极致,并成为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优势。比如,“团餐”供应商是否具备提供“分餐”的基础,包括软硬件;旅行社如何包装产品、抓住游客痛点进行宣介绍,等等。
第五,大范围推行,并不意味着不必一刀切
团餐的用餐方式需要满足多种需求,由此产生的费用需要游客自愿承担、乐于承担。“分餐制”需要积极推进,但在前期也不必一刀切。无法推行“分餐制”的,必须提供公筷、公勺等等。
同时,还有一些特殊成团情况和需求。譬如,一大家子单独组团,希望团餐使用“围餐”服务的。这类需求,作为旅行社招徕方来说,大多是会努力争取满足的。这恰恰体现了旅游服务要求的多样性、丰富性、个性化。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