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易水文旅,ID:T-newmedia,作者:刘印河
三年疫情给旅游业带来沉重打击。旅游景区作为重灾区,深受影响,很多景区连续三年颗粒无收,举步维艰。当前,旅游市场全面复苏,旅游景区重现生机。
目前,全国的景区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这些问题,对于进一步激发景区活力,提升景区品质,在更高水平上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扶持:拿出真金白银的政策
三年疫情,很多景区处于关闭或停业、半停业状态。景区的卫生环境、交通设施、游乐设备等都需要重新整理和检修,有的甚至需要更新更换,再加上招聘管理服务人员等,是一笔较大的支出。特别是安全问题上,来不得半点马虎。这对于景区尤其是一些中小景区来讲,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
各级政府特别是景区所在地政府,应该把帮助景区恢复生产运营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深入调查研究,着力加强景区周边环境整治,帮助景区加强设施设备安全检查,协调周边村居加强治安管理,引导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帮助景区快速恢复生产。从更长远发展看,应该积极为景区搭建融资平台,将旅游招商纳入政府招商计划,协助做好项目落地等工作,帮助景区转型升级。
旅游景区是实体经济,关爱支持景区建设,要用真心,用真情,拿出真金白银的支持政策。当前,很多景区特别是一些老景区,相继进入转型升级的关口期,需要新上或更新部分项目,但没有土地指标,好项目落不了地。还有一些近年来生态修复或城乡美化、绿化形成的一些新景区,空间大、生态好,游客越来越多。但因为规划或土地性质问题,偌大景区没有厕所,也没有基本的休闲设施,游客很不方便。要针对景区和旅游业发展的新形势,新需求,及时研究出台相关政策,着力解决旅游景区融资难、项目落地难、基础设施不配套等突出问题,以实实在在的举措为景区发展助力。
放手:竭泽而渔,不如放水养鱼
国有旅游景区“管得死”,民营景区“管得严”是制约旅游景区发展的极大制度障碍。在很多地方,国有旅游景区门票以及其他经营性收入,基本上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即景区收入上缴财政,财政按照一定比例返还,但景区返还部分基本上只能“保工资”,已无力进行再投资和景区改造。民营旅游景区投资大、资金回收期长,很多景区是负债前行,没有能力进行改造升级。“竭泽而渔,不如放水养鱼”。
因此,一方面,应进一步加大国有旅游景区改革力度,赋予国有旅游景区一定的财政自主权,逐步提高返还比例,支持景区改造提升,增强发展后劲,形成良性循环。加大对民营景区的财政奖补、税费减免力度,让非国有景区轻装前行。另一方面,积极放权,盘活资源。很多旅游景区,空间大、资源富集,还有很多资源“待在闺中”,没有挖掘出来。应借助景区形成的市场优势,加大对未开发资源的挖掘力度,丰富景区业态,释放更大效益。要进一步减少对非国有旅游景区的“干扰”,不找麻烦,多提供服务,为景区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尊重市场规律:以景区门票为例
对于推动景区的高质量发展而言,宏观层面除了扶持、放手,更重要的是尊重市场规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现在有些声音要求景区免票,而且声音越来越大。减免、降低门票价格,固然可能会形成立竿见影的市场效应,但不是治本之策,也容易产生一些弊端。
比如,国有旅游景区免门票,挤压了非国有旅游景区的市场空间,使非国有旅游景区陷入更大的困境;有的景区为了增强吸引力,引进一些新项目,这些项目本身对游客是免费的,收入来源主要是门票分成,景区免门票使得这些项目陷入了“两难”境地。还有,减免门票,游客量大增,景区管理服务成本上升,收入减少,这不利于调动景区的积极性,也不利于景区服务品质的提升;有的景区对门票进行了质押,减免门票会直接影响景区融资,等等。
我们认为,逐步降低门票价格是大势所趋,但有个过程。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来看,门票仍然是大多数旅游景区的重要收入来源,也是维持景区运营的重要保障。旅游景区的门票价格主要受资源等级、投资额度、支出成本等因素影响,并参照国内同等级旅游景区的价格,“服务”对景区价格形成的影响比较弱。实际上,景区的核心竞争力是“服务”,“服务”应该成为景区价格构成的重要因素。
接下来,应进一步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将服务质量引入价格形成机制,引导景区从“卖资源”向“卖服务”转变,更加关注服务,改进服务,让“服务”成为景区的核心竞争力和生产力。这既是景区的发展方向,也是提升景区品质的有效举措。
相关部门应统筹考虑景区发展和市场的关系,更多地支持景区运用市场的办法招揽游客,审慎出台“门票减免”的相关政策,为在更高水平上扩大消费、推动景区可持续发展提供更优环境。
(作者为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调研员)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