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个公众号:凡人不扰,id:fanrenburao,作者:孙逸 施雅馨
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简称“非遗”)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视为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元素和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非遗承载着人类的智慧、人类历史的文明与辉煌,本该是文化多样性中最富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和最宝贵的共同财富。但非遗目前却处境尴尬——其在今天已成为进入ICU亟待抢救的优秀文化元素,许多非遗正在生死存亡边缘,不禁引人唏嘘,非遗为何从巧夺天工沦为举步维艰?
一、原因分析:在古代,非遗匠人为皇室贵族服务,匠人生活上无后顾之忧,利于一心创作,且和其甲方一同交流创作思路,能接触到最前卫的文化和最流行的思想风潮,所以创新性和引领性较强。唯有如此,方能滋养一颗匠心,做出马踏飞燕、雁鱼铜灯等不朽之作。
艺术家有时是需要被供养的。现阶段,非遗工匠们失去了当时的供需关系,进入市场刨食,丧失了之前创作的环境和土壤,最重要的丧失了精神高地,脱离了最顶级的文化思想交流圈,下沉为了手工艺人、甚至是无需创新的流水线工人,非遗技术难以与时俱进,自然难有爆款问世。有的非遗工匠异化为批量化生产的机器人;有的则丧失艺术思考创意能力……这是历史发展的客观现实决定的,但需要思考解决之道!
二、出路思考:“公益捐助人+文化创意人+非遗传承匠人”联合,推动非遗作品重焕生机需要有现代语言、现代叙事的创新作品,简言之就是需要生产出跟得上现代审美的潮流的非遗产品让消费者愿意买单(如果能像文艺复兴一样,以古驭今,让传统审美观和艺术观引领全球文化产品新风潮最好,就像故宫文创)。现阶段下,大多非遗工匠短时间难以弥补文化和审美上的缺课,最优解应是“文化创意人+非遗传承匠人”联手,文化创意人提供创意,为“文化+技艺”融合寻找契合点,设计人提供创意、文化和新语境;非遗传承人发挥技术优势,将主观上的创意变为现实中的作品。双方联手共同推动非遗重获社会认可和商业价值,实现非遗产业的良性发展。另一方面,非遗的公益捐助力量同样重要,公益捐助团队/人的付出将推动非遗传承人再次回到主流文化高地,从而推动技术的进步和产品的创新。从这个维度讲,公益捐助人、创意设计人、非遗传承人都应列入非遗创承人行列,得到相应的认可。
三、举例说明。《郭店楚简·老子红丝砚雕集》就是该模式的一种尝试。创意设计人同时也是公益捐助人,其业余爱好研究古文字和老子思想,在自媒体公众号(凡人不扰)推出的《甲骨字典》就是以《郭店楚简老子》文字顺序为字典顺序;作为公益捐助人常年致力于家乡齐鲁文房四宝(以青州红丝砚、广饶齐笔、临朐桑皮纸为重点)非遗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其以文房四宝为载体,融入中国古文字发展史和文旅名城史,设计出的文化课程已为多个国家官员进行授课,宣传非遗历史和中华文化。
孙逸为外国知华、友华、亲华朋友做分享
同时,非遗传承人王发刚老师作为土生土长的青州人,自幼酷爱红丝石,喜爱雕刻红丝砚。王老师作为山东工艺美术协会会员、制砚名家遍历红丝石各大坑口,深入了解各个坑口红丝石的石性和特点。两人经多次讨论和交流,各抒己见、相互融合,最终确定了以《郭店楚简·老子》为内容,选取11个典型坑口的特色红丝石为载体进行创作,《郭店楚简·老子红丝砚雕集》正文2046字、使用红丝砚22方、历时6个月。砚雕集有四大特征:(1)素材方面。老子思想被全世界喜爱,《老子道德经》是全球发行量仅次于《圣经》的经典IP,砚雕集以现存老子最早版本——《郭店楚简·老子》为蓝本,希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发老子IP的新文创产品;(2)用料方面。砚雕集收集青州和临朐11大特色坑口红丝石原料,旨在打造一套红丝砚石材的大百科全书,让受众在一部砚雕集中就可直观感受到11大主流坑口的红丝石特性;(3)雕刻方面。砚雕集使用独特的古文字雕刻工艺,将《郭店楚简·老子》共71枚,2046字正文的楚系篆文雕刻于红丝砚上,文字跃然纸上、灵动传神,体现了大国工匠的技巧和匠心。(4)衍生品方面。《郭店楚简·老子红丝砚雕集》是中国楚系篆文的优美表达,拥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为更好传播砚雕集文化,开发了拓印、扇面等文创产品,丰富了非遗产品的传承渠道。
国之大者最集中的体现之一就是文化自信,没有文化自信在国际社会就永远没有挺立的精神脊梁。非遗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之一,中国式现代化要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现代化之路,非遗的保护、弘扬、传承需要被重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