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化和旅游部批准,在旅游理论、旅游教育和旅游业界的共同努力下,第十六届中国旅游科学年会圆满完成了领导讲话、主题演讲、专题对话、成果发布诸项议程,实现了预期目标。值此胜利闭幕之际,我谨代表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向所有关心支持旅游学术共同体建设的各界人士,向所有旅游理论和科研工作者表示衷心感谢!借此机会,我就新时代国家旅游发展理论谈几点意见,请各位学者指正。
大众旅游全面发展新时代需要重构学术研究的价值取向和理论意义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发展旅游是为了创汇,九十年代中后期聚焦于拉动消费、投资和就业,现在更加强调为了人民群众“诗与远方”的美好生活,强调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随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大众旅游进入全面发展新阶段,“吃不愁、穿不愁,还有余钱去旅游”成为城乡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和刚性需求,也是每年“两会”热词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当代旅游是人口规模巨大的发展中国家的旅游,也是地区之间、城市之间、不同年龄段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旅游,更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精神享受和文化休闲需求持续增长的旅游。我们既要看到有人拥有丰富的旅游经验,随时都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每到节假日就飞到世界各地度假,也要看到有人还没有去过一次旅游景区,也没有享受过一次真正意义的观光旅游。高线城市的95后开始追求个性化和多样性的旅游体验,60后则在开启康养旅居新生活,而低线城市的“小镇青年”才刚刚成为旅游初体验者,更有数以亿计的农村居民、低收入群体和行动障碍者的休闲方式仍然是几千年不变的走亲访友、晒太阳和打纸牌。直面现实可能是沉重的,更可能是灼热的,无论如何,作为一名理论工作者都不能对国家战略和人民期盼视而不见,而是与实践同行的过程中,系统回答“新时代旅游发展为什么”这一根本问题。
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数字化和人工智能,ChatGPT、Sora等大数据模型,正在深刻改变旅行方式、文化空间、旅游场景和体验内容。多年以来,我们习惯于将山山水水的自然环境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当作旅游资源的全部,习惯于将旅游业视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经验驱动型的传统服务业,习惯于认为政府具有信息、数据、人才的垄断优势和行政动员能力,将开大会、发文件、做规划、定标准、创牌子视为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的全部。受基金项目、论着发表和考核体系的影响,理论界在范式精致化和定量研究方面配置了太多的学术资源,应用研究则更多聚焦于旅游资源开发、目的地营销和行业管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进展,金融资本、产业资本和社会资本广泛进入旅游消费的各个环节,不同所有制、不同规模的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旅游住宿商、旅游零售商、餐饮和休闲项目运营商、旅行服务商共同构成了生生不息的产业生态,一个投资机构和市场主体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已经到来。大数据、人工智能和高端装备领域的科技进步让知识和技能很容易在更广泛的人群中横向传播,而不完全是自上而下的纵向传播,旅游领域正在孕育新一轮的现象级创业创新热潮。不得不承认,在投资、研发、创业、创新,包括文化、艺术、体育、科技、时尚与旅游融合发展方面,市场主体已经走在了理论工作者和专家学者的前面,行政与市场、系统与行业、官员与企业家之间的关系也在消解与重构。我们需要深刻认识并且系统回答“新时代旅游发展依靠谁”这一现实问题,并努力让更多人认识到这一点:没有充分竞争的市场,没有与新质生产力相匹配的投资机构和市场主体,就没有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
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国家战略和创新实践,是新时代建设国家旅游发展理论的现实背景。2018年国家机构改革以来,文旅融合成为理论界和学术研究重点关注的现实课题,也是业界和媒体讨论的热点话题。受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文化和旅游部的委托,中国旅游研究院和全国旅游学术共同体承担了一批重大和重点课题,发表成千上万的专着和论文,提报若干资政建言成果,初步回答了为什么融、融什么、谁来融等理论问题。现在的问题是,绝大多数的学术成果还没有转化为社会影响力和产业推动力,相当多的理论问题和现实课题还缺乏基金支持,也少有理论和科研工作者“接榜挂帅”的勇气。直面文旅融合重大需求和现实问题,用深厚的学理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高水平成果还相对不足。如果任由学术界只在期刊发表的小圈子里,为了高影响因子而加速内卷,终将面临与行政主体、市场主体和消费主体渐行渐远的危险,就算发表再多的论文,拥有再多的“帽子”和“牌子”,也摆脱不了道统不存的无力感和意义悬置的虚无感。是重回“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知识分子传统的时候了,是重做“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稍”知行合一启蒙者的时候了。旅游学术共同体要系统把握并务实推进“新时代旅游发展做什么”的战略选择,从理论、学术和教育诸方面推进文化和旅游在更深程度、更广范围和更高层次的融合发展。
国家旅游发展理论要价值引领的勇气学科建构的能力和持续创新的体系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重构大众旅游价值取向。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业的经济属性日益彰显,市场化和专业性程度越来越高。作为管理学科门类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的旅游管理,很容易将创汇、消费、投资、就业、资源开发、政策设计等内容作为学科建设的方向和学术研究的重点。需要反思的是,发展旅游的目标固然有赚取外汇、扩大消费、带动就业等经济功能,也有稳定预期、提振信心、国泰民安的情绪价值,还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对外对港澳台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的社会功能。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中国式现式化对旅游业提出了哪些新要求,旅游发展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扮演什么新角色,在全球文明倡议中发挥什么新作用,以及为何和如何提升人民群众包括旅游在内的精神享受和文化消费水平,是新时代旅游理论建设和学术研究的首要任务。如果只是从消费拉动和经济增长的视角研究旅游,完全以效率为导向,就会得出旅游资源和生产要素配置给高收入者,并努力提升其旅游频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会告诉我们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总需求不足和总供给过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更是证明这条路行不通。只有让最大多数的城乡居民参与旅游,让“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梦想照进小康社会的现实,让“书生意气的研学、家国天下的旅游”伴随中小学生的成长,让每一位小镇青年都能有“说走就走的旅行”,才会有温暖向前的旅游中国。
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演进方向,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具有强大发展动能,能够引领创造新的社会生产时代。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对包括旅游在内所有产业发展方式的重构,用新质生产力对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优化组合提升旅游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导入和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旅游业从传统服务业转向现代服务业,非得从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三个方面入手不可。新时代旅游消费需求变迁的情境下,需要新型旅游投资机构、市场主体和新型旅游从业者来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我们不能继续将星级饭店、旅行社和旅游景区当成旅游业的全部,也不能够只是把导游、领队、讲解员、酒店和餐饮服务员、景区管理者和专家学者当成旅游从业人员的全部。随着市场边界的变化,越来越多的跨界者成为旅游业的新生力量。没有新质生产者就不会有新质生产力,我们需要现代思维、国际视野和专业能力的新质旅游人,特别是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企业家、职业经理人和高技能劳动者。如果不能提高2825万直接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再先进的科学技术也不能实现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我们需要导入和培育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要素,加持和赋能旅行社、酒店、民宿、旅游景区、度假区、旅游零售等传统业态。没有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和现代商业模式的赋能,我们就走不出大众旅游初级阶段陷阱。我们需要秉持“近悦远来,主客共享”的新理念,以全新的开放视野,创造出更多“旅游+”“+旅游”的新业态。新质生产力与科学技术和高端装备制造密切相关,同时也要看到,没有文化的引领,没有艺术和时尚生活的加持,我们就无法将当代生活和现代文明转化成为新质旅游资源,而只会在山山水水和文化遗产等传统资源里打转转。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绿色旅游理论创新与经验总结。我们要看到旅游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和文明演化的积极影响和促进作用,也要看到诸如旅游“飞地”、过度旅游、文化冲突、道德弱化、环境破坏等需要正视的负面问题。就是从经济影响的角度看,旅游业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影响也不尽相同,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全球旅游经济体系获得的份额相对较低。只有让世界各国各地区都能够从旅游发展中获得经济增长、就业岗位、削减贫困、推进社区振兴、保护传统和文化遗产等方面的收益,这个世界才能变得更好,旅游业才可能持续发展下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出发,深刻把握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战略意义,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奠定了绿色旅游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方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指引了青海建设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桂林建设世界旅游城市、阿尔山实现“旅游业一定会火起来”,以及全国范围内的避暑旅游、冰雪旅游、森林旅游、温泉康养旅游创新发展的新方向。研究绿色旅游和可持续发展,不能只有基础理论和政策设计,也要密切关注旅游投资机构和市场主体,特别是中旅旅行、广之旅、飞猪、携程、去哪儿、马蜂窝等旅行商推出的绿色线路和生态产品。通过主流媒体、行业媒体和抖音、小红书、B站等新媒体提示游客在行程中爱护生态环境、尊重当地文化遗产和风俗民情,培育广大游客绿色消费观念。在理论建构的过程中,重点关注旅游活动与自然环境、游客权利与居民权益、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协同促进。为此,旅游学者和科研机构在绿色旅游、生态旅游、可持续旅游、负责任旅游的研发创新和宣传推广过程中,稳步建立可独立发挥作用,也可以连线成片的监测点、案例库和数据库。
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和大国外交思想,发展文明旅游,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旅游故事。2018年以来,中国旅游业进入到了一个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新时代。旅游能够为文化培育市场,也需要当代文化和现代文明引领旅游业发展新方向。没有文化的产业是走不远的,没有思想建构和价值引领的产业也是走不远的。旅游学者要打破学科层级和学术范式的固有藩篱,以更加开放的心态,重构知识生产和传播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团结旅游学术共同体、旅游投资机构和市场主体,为加快建设世界旅游共同体而贡献自己才情与智慧。除了图书馆、工作室和学术论坛,旅游学者也应在生活场域中寻求文化建设和文明对话的可能性。四月初去天津参加海棠花节和五大道旅游论坛,晚上去安里甘艺术中心欣赏了“春天和花”为主题的室内交响乐。120多年历史的教堂、青春感拉满的乐园,还有蓝色多瑙河上的飘浮的茉莉花香。彼时的我,分不清什么是诗,什么是远方,也不会去想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旅游,只是觉得一切都那么古老,又那么年轻的样子,真的很好。
国家旅游发展理论要有信仰的建设者遵循科研实践的规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进行到底
理论的力量首先来自建设者发自内心的信仰,没有真正的信仰,就不会产生有效的传播、接受和行动。在理论建设、传播和接受的过程中,经由调查研究、数据分析和理论抽象而来的概念、观点和命题,包括语言、文字、平台和渠道在内的传播体系固然重要,但是知识分子和专家学者发自内心的认同更为关键。《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国家与革命》等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无论语言文字,还是概念及其展开的逻辑,在一百年前的中国,留过洋的教授也有很大的阅读障碍,传播和接受更有坐牢杀头的危险,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去翻译、去传播、去实践?因为这些文字闪耀着理性的光辉和实践的热情,指明了救国救民的方向,给先知者信仰,为先行者以力量。才有了瞿秋白的首次将《国际歌》翻译成中文,才有了李大钊、李汉俊、郭沫若、陈启修、潘冬舟、侯外庐、王思华、郭大力、王亚南等知识分子接力翻译《资本论》,倾尽其毕生的才华和心血,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和专家学者,如果徒有个人名利而无国家视野,只有个人恩怨而无铁肩道义,则道统何在?价值何在?我们今天的努力和成就,能经得起后人的审视吗?今天的中国,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入境旅游的“黄金十年”和21世纪前二十年市场化取向的大众旅游初级阶段,迫切需要回答旅游发展“为了谁、依靠谁和做什么”等时代之问。惟有从人民立场出发,努力让人人都能在这块美丽的国土上,在这颗蓝色的星球上尽享属于自己的“诗与远方”,方能建设既有时代价值,也有历史意义的国家旅游发展理论。
旅游演化进程中有理论问题,也有实践课题,还有人文主题,旅游学者和理论工作者既要研究问题,也要关心主义。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旅游、酒店、接待等学科建设与实践水乳交融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学院派的期刊是政府官员业界经理人的案头书,政府的机关报和协会的内刊也是大学图书馆借阅率很高的参考文献,学者可以到基层和一线对话,官员和经理人可以到院校讲课。那时的旅游教育和学术研究可能没有成熟的理论体系,可是一切都是生机盎然和无限可能的样子啊!当时只道是寻常罢了。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基金立项、学术期刊、同行评议、专业评奖机构在学科体系拥有越来越多的话语权,在现有的学科分层和专业分类的框架中,旅游理论成为旅游理论家的事情,旅游学术成为旅游学者的专属。我们应当,也可以吸纳一切可以吸纳的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社会科学、乃至医学、军事学研究方法和工具,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旅游领域一切问题都可以纳入科学范式,更不可以用“自然科学原理”去分析所有的旅游活动,并试图重构一个“旅游理想国”。必须直面的事实是,这一观念普遍影响了旅游学科的主流平台、权威机构和一线学者,并波及到研究生培养和本科生教育。几乎所有从事旅游研究的学者,包括具有人文学科背景和接受过社会科学训练的学者也在基本治学方法上严守逻辑实证论的门庭,认为凡是在经验上不能验证、实验上不能重复、期刊中不能发展的问题,均认为是没有意义的,也是无法讨论的。按照这一思路,与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密切相关的若干思想性话题就无法深入讨论,打通行政、市场和学术各界的共识就无法得到真正的构建,学术共同体的理论成果也无法转换为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力量。须知,没有实践的思想,就没有思想的实践;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而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则是空洞的、悬置的理论。在建设国家旅游发展理论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再别康桥,寻一支思想的长篙,向知行合一的历史最深处漫溯,满载一船知识的星辉,在星辉斑斓的旅游产业里放歌。
高校应当,也可以成国家旅游发展理论建设、创新和传播的主阵地,着力引导学生对旅游产业的认同感和责任心。作为实践性很强的旅游管理学科,应循国际惯例而构建新型产教合作关系,为现代旅游业培养用得上、留得下的产业后备军,也为旅游发展理论构建理论与实践的互动界面。如果任由学术研究、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渐行渐远,理论建设就会成为小圈子里的自说自话,就算有些影响,也不过“茶杯里的风暴”而已。一千余所旅游院校,每年培养的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管理的毕业生数以十万计,为什么很少在旅游领域就业?甚至每次有关旅游管理招生就业的讨论,除了吐槽,还是吐槽?高质量专业教育的缺失是主要原因。从幼儿园卷到高三,对社会基本无感的十八岁娃娃,刚进了大学校园,就加上“未来产业领袖”的光环,好吗?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文献阅读、概念推演和论文写作的确是得到很好的训练,但是与产业的实感几乎为零。再一番放羊式的实习下来,就是被现实摁在地上摩擦的感觉,除了考公、考编、考研,心甘情愿地进入旅游业而倾尽才情与努力者,能有几人?无论是专业思政,还是课程思政,都应该告诉学生一个真实的旅游业,培养学生快乐工作和幸福生活的阳光心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讲,先培养今天的快乐学生,再谈明天的产业领袖。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