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民航局西南局公布了2025年1月西南地区5省市四川、云南、重庆、贵州、西藏54座机场的生产数据。
一、从整体来看:1月再创纪录
2025年1月份,今年的春运比往年早,1月份有18天处于春运当中,因此,同比出现较快增长。
从西南地区整体来看,旅客吞吐量2239.9 万人次,同比增长11.10%。
二、省级差异:格局相对稳定
四川、云南、重庆、贵州、西藏 5 地在旅客吞吐量方面依旧存在明显差距,格局相对稳定。
1月份,西南地区5省市旅客吞吐量:
第一:四川873.8 万人次,同比增长 13.08%。
成都的双机场 —— 天府和双流发挥了关键作用,二者合计占据了四川省旅客吞吐量的较大比重。
两大机场增速均超过10%。
第二:云南657.2 万人次,同比增长12.84%。
昆明长水机场作为云南的航空枢纽,在连接国内与东南亚、南亚地区的航空运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1 月旅客吞吐量可观。
同时,西双版纳、丽江等旅游城市的机场也表现不俗,借助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在 1 月吸引了众多游客,为云南省的旅客吞吐量增长助力。
第三:重庆441.5万人次,同比增长 11.25%
重庆作为直辖市,在区域经济和交通中具有重要地位,尽管增速相对四川和云南略低,但整体旅客吞吐量规模依然较大,航空运输市场较为稳定。
第四:贵州 209.2 万人次,同比增长0.72%
贵州省 1 月旅客吞吐量为 209.2 万人次,同比增长 0.72%,增长相对较为缓慢。
贵阳龙洞堡机场是省内主要的航空枢纽,承担了大部分旅客运输任务。
第五:西藏 58.2 万人次,同比增长 3.10%。
拉萨贡嘎机场作为西藏的主要机场,在促进西藏与内地及国际的交流合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5年1月西南5省市旅客吞吐量(万人次)
![](/upload/files/01/1739326141931.png)
三、从机场来看:冷热不均
一是头部机场优势凸显
成都天府机场:以 479.6 万人次位居西南地区机场旅客吞吐量首位,同比增长 11.59%。其发展成果显着,机场设施不断完善,航线不断加密,吸引了大量旅客选择在此出行,成为西南地区航空运输的重要枢纽。
昆明长水机场:以 429.4 万人次位列第三,同比增长 9.41%,凭借其在区域航空运输中的战略地位,以及对云南旅游市场的支撑作用,保持着较高的旅客吞吐量。
重庆江北机场:旅客吞吐量为 431.4 万人次,同比增长 11.58%,依托重庆的城市影响力和交通枢纽地位,在旅客运输方面也有着出色的表现。
成都双流机场:以 279.9 万人次排名第四,同比增长 12.21%,尽管受到成都天府机场的分流影响,但依然凭借其成熟的运营体系和广泛的航线网络,保持着较高的旅客流量。
贵阳龙洞堡机场:旅客吞吐量为 168.9 万人次,同比增长 0.14%,在省内占据主导地位,但增长速度相对较慢。
二是旅游城市机场亮点纷呈
西双版纳嘎洒机场:旅客吞吐量为 87.5 万人次,同比增长 45.49%,在旅游市场的带动下,增长势头迅猛。
丽江三义机场:旅客吞吐量为 57.7 万人次,同比增长 7.31%,凭借丽江的旅游吸引力,在 1 月也吸引了不少游客。
大理机场:旅客吞吐量为 27.6 万人次,同比增长 34.26%,增速较快,反映出当地旅游市场对航空运输的拉动作用日益增强。
三是部分机场面临挑战
部分机场在 1 月出现了旅客吞吐量的下降或增长缓慢的情况。
遵义的两座机场 —— 遵义茅台机场和遵义新舟机场,旅客吞吐量分别为 10.0 万人次和 9.3 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 - 5.69% 和 - 19.43%,可能受到周边机场竞争、航线调整等因素影响。
此外,一些中小机场:
腾冲驼峰机场旅客吞吐量 10.2 万人次,同比增长 - 10.35%。
保山云瑞机场旅客吞吐量 3.6 万人次,同比增长 - 16.12%。
等也出现了负增长,需要进一步优化运营策略,提升竞争力。
四是新兴机场潜力初显
一些新兴或处于发展初期的机场展现出了较大的发展潜力。
阆中古城机场旅客吞吐量为 1.8 万人次,同比增长 137.69%;
六盘水月照机场旅客吞吐量为 0.36 万人次,同比增长 2040.72%;
黔南州荔波机场旅客吞吐量为 0.44 万人次,同比增长 116.47%。
随着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这些机场有望吸引更多旅客,在未来的航空运输市场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总体而言,2025 年 1 月西南地区机场在整体增长的同时,各省级和机场个体之间的发展差异较为明显。
未来,随着西南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旅游市场的进一步繁荣以及航空运输网络的不断优化,各机场需根据自身特点和市场需求,不断提升运营管理水平,优化航线布局,以适应市场变化,推动西南地区航空运输业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