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长沙黄花机场掉队!
文旅要闻 航空翼席谈 2025-04-16 16:21:50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航空翼席谈,作者:翼哥

武汉、长沙、郑州对中部地区第一航空枢纽的争夺可谓中国民航史上最为激烈的争夺。围绕中部航空霸主的位置,几座城市你争我夺、你追我赶、互不相让、互不服输。

2024 年,武汉与长沙之间的争夺就已十分激烈,而到了 2025 年 3 月,竞争态势又有了新变化。

2025年3月,区域四大枢纽机场数据出炉,竞争格局剧变:

武汉天河机场:251.9万人次(增速+3.3%),稳居第一;

南京禄口机场:241.1万人次(增速+1.0%),第二;

长沙黄花机场:229.2万人次(增速-4.4%),创下最大单月跌幅;

郑州新郑机场:217.7万人次(增速-1.6%),持续低迷。

2024年长沙以3128万人次险守中部第二,但2025年3月,仅1个月就被武汉拉开22.7万人次差距,与南京差距扩大至11.9万人次;

若按当前趋势,2025年长沙全年吞吐量或跌破3000万,退至全国第15名,而武汉有望冲击全国前十。

一、政策支持与基建投入的差距突显

政策支持与基础设施建设向来是机场发展的重要基石。

武汉在政策层面优势明显,天河机场第三跑道于 2024 年底顺利投用,T4 航站楼也在 2025年启动设计工作,规划容量大幅提升至8000万人次。

同时,湖北省政府在2025年出台《航空强省十条》,对新增洲际航线补贴翻倍,极大地吸引了各大航司加密航班,为机场带来了更多的运力和客源。

长沙黄花机场第三跑道虽然在2025年3月开工,但相较于武汉的基建进程,其在短期内运力瓶颈难以得到有效解决。

尽管湖南省在2025年追加航空补贴用于开拓航线,但与武汉相比,补贴力度仍显不足,在吸引航司加大投入方面相对乏力。

政策支持和基建投入的差距,让长沙机场在发展的起跑线上就落后了一步。

二、产业结构与市场需求的失衡

机场旅客吞吐量的增长与当地的产业结构和市场需求紧密相连。

武汉凭借光谷地区的光电子、新能源汽车等高端产业链,如小米汽车、东风岚图等企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全球商务客源。

2025 年一季度,国际商务旅客占比提升至 22%。

同时,武汉众多高校集聚,像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其产生的学术交流需求推动了相关航线的发展。

长沙的产业结构则有所不同,文旅产业占据主导地位,文旅客流占比高达65%。

虽然在2025年尝试发展“会展经济”,但在国际展会承接能力上远不及武汉等城市。产业结构与市场需求的失衡,使得长沙机场在旅客吞吐量增长上缺乏持续的动力。

尽管依托“网红经济”打造“航空 + 文旅”IP,但季节性波动仍然显着。

2025 年 3 月作为淡季,增速回落明显,前期客流透支,使得长沙机场在 3 月的旅客吞吐量增速出现了负增长。

中部航空霸主之争从未停歇,但长沙的剧本已从“逆袭”变为“自救”。

下一幕,是沉沦还是重生?我们拭目以待!

祝福长沙民航业,能继续创造辉煌!
评论(0条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一扫,关注劲旅网官方微信号

或搜索“ctcnn1”

手机扫一扫,打开劲旅网手机站

随时掌握最新资讯

热 门

登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