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夜间经济逐步升温,诸多文旅新业态夜间消费火爆出圈。夜间消费的新业态爆火原因何在,夜间文旅消费需求又有哪些新变化,值得一探究竟。近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就夜间经济主题采访了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特聘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王笑宇,以下为采访实录:
Question 1
夜间消费需求有哪些特征,夜间消费总体趋势如何?
需求变化:随着我国人均GDP超过1.3万美元,跨过中等收入门槛,消费者从单纯物质消费,转向关注体验内容消费。同时,也对夜间消费的需求提出了更高求,即从传统的以餐饮、购物为主的物质消费,逐步转向以文化休闲、旅游娱乐为主的文化深度体验、沉浸式消费体验。消费者越来越追求个性化、多元化的文化、旅游、娱乐内容,希望夜间消费活动能够满足自己的兴趣和价值观。
总体数据:根据商务部发布的《城市居民消费习惯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夜间经济市场规模已从2018年的22.54万亿元跃升至近年的50.25万亿元。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2024中国夜间经济发展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夜间旅游总花费将达到1.91万亿元,同比增长21.7%。同时,我国居民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2025年5.1假期期间,纳入监测范围的300余家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累计夜间客流量7595.44万人次,同比增长5.2%。
Question 2
我国夜间经济有何新特点?
消费特点:随着需求变化,夜间消费模式也从白日消费场景延伸、时间延长,转变为多场景融合、多空间融合、新业态爆发的夜间消费新空间、新模式。夜间消费对应的供给产品,也在夜间新业态孵化与产品创新方面持续发力。
同时,夜间经济对消费拉动作用大,有黄金4小时定律,即大型商场每天18时至22时的消费额占比超过全天的50%。旅游人均消费的贡献方面,夜间消费是白天消费的3倍以上。同时,夜间消费产业链较长,涉及交通、餐饮、商业、娱乐、文化等,客单价消费高,消费规模大,就业拉动大,因其需要过夜住宿、餐饮等品质化产品;最后,夜间经济是复合型产品:即核心吸引物、一站式文娱消费、服务配套。
夜间多元业态:“多元业态+夜经济”模式越来越多样化,如“景区+夜经济”——夜游,乌镇、窑湖小镇等景区夜游;“街区、商圈+夜经济”——夜购,重庆解放碑、长沙五一广场等夜间购物;“赛事+夜经济”——夜赛,榕江村超、江苏足球超级联赛等夜间赛事与夜间文娱消费;“音乐+夜经济”——夜娱,草莓音乐节、迷笛音乐节等音乐会与城市夜间消费;“文化场馆+夜经济”——夜展,北京、上海博物馆不眠夜等。其中具体产品形态包括:夜间沉浸式演艺、夜间体育赛事、夜间演唱会、夜间展览、夜间餐饮、夜间商业等。
另外,夜间文化和旅游经济是一种主客共享的经济形态,对外地游客、本地居民有巨大的吸引力和服务属性,对本地消费、社区经济有巨大拉动作用。
Question 3
当前夜间消费有哪些特色案例?
夜间“文商旅景区+街区”综合体——宜兴窑湖小镇,打造了特色非遗街区、烟花音乐水秀、烟花景区专列、亲子水乐园等夜间消费项目。
夜间“文商旅+科技 ”综合体——北京亮马河的“北京塞纳河畔”,打造了集游船、码头、两岸商业提升、主题灯光演绎等项目于一体的综合夜游项目。
夜间非遗市集——江西景德镇陶溪川,陶瓷非遗体验+夜间商业、餐饮等消费。月平均接待游客12万人次,成功拉动了夜间消费,带动了2000余户市场主体创新创业。
夜间“非遗奇妙夜”——福建连城县,潮汕英歌舞、壁洲花灯、地方美食、文创商业消费。
体育赛事+夜经济——江苏“苏超”的民间赛事引流+特色文化破圈+旅游消费转化。2025年端午假期,线上OTA平台数据显示,苏超带动江苏文旅订单全线增长:机票订单增9%、酒店订单增10%、景区门票订单增19%。
Question 4
夜间消费还存在哪些挑战,又应如何应对?
一是,当前夜间经济产品,存在科技产品有余,艺术文化融合不足问题。现有博物馆、艺术馆与夜间经济互动不足。同时,现有夜间沉浸式体验产品,科技含量、体验方式有余,但是文化、艺术内涵不足。未来,参考法国、荷兰等夜间经济较为成熟的国家或地区,还需要推动博物馆、艺术馆的展品走上街头、走向户外,形成户外艺术展并沉浸光影秀、文化艺术休闲娱乐体验等多元形式丰富夜经济产品。
二是,当前夜间经济服务,存在公共服务与夜间消费断点现象。如巴黎、荷兰等夜间经济发达城市,地铁延长至凌晨2点,每年暑期及艺术节期间延长至凌晨5点。而国内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服务一般至凌晨前就已终止服务。同时,公共卫生、应急处理等公共服务还需要适应夜经济发展需要,进行服务延时及智能化提升。
三是,产品较为单一,城市夜游生态还需系统完善。当前的夜间经济,还停留在某一街区或某一商圈夜间消费规模突出,但城市其他区域基本寂静无声。一方面,需要在城市层面形成整体夜游经济,即在景区、商圈、街区等夜间消费的夜游产品丰富、服务时间延长、公共服务配套。另一方面,也需要深化单一街区的夜游产业链的品质与体验内容深度,满足消费分层与消费升级需要。避免小龙虾一条街、小商品一条街或夜游灯光秀一条街等同质化现象。
四是,缺乏主客共享的产品体系及服务机制。当前部分网红夜间消费城市存在过度宠客及旅游过载问题,忽视本地居民夜间休闲消费的问题。未来,近悦远来,主客共享的夜间消费模式值得提倡。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