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哲学家、作家鲍德里亚所写的《消费社会》,长期以来被众多学者视为研究消费文化、消费社会的“圣经”。这本书原旨是对西方消费主义的价值批判,但是在探讨消费理论、消费实践、大众传媒、性与休闲、物化异化等过程中,由于其所深刻剖析和揭示的大众群体的隐秘消费心理,近年来在“商圈”中反向流行开来。事实上,《消费社会》的16个经典名句,也深刻注解和揭示了文旅消费的隐秘心理。
1,人们往往不在意消费物的本身(使用价值),人们总是把物用来当作能够突出自己的价值符号,或用来让自己加入视为理想的团体。因而,物的价值也并不取决于消耗,恰恰相反,越结实耐用的越不值钱,越脆弱消亡越快的东西,价格越高。
2,消费社会中,不只是人与他人的关系,人与自己的关系也变成了一种被消费的关系。
3,消费社会的主要代价或者特点,就是它所引起的普遍的不安全感。
4,消费者总是害怕“错过”什么,怕“错过”任何一种享受、感觉。在人群中制造这种“错过”焦虑,是一种屡试不爽的营销策略。
5,在作为使用价值的物品面前人人平等,但在作为符号和差异的那些深刻等级化了的物品面前没有丝毫平等可言。不幸的是,极力声称人人平等的人们,往往费尽心思争取享受物品的不平等。
6,绝梦比绝经还要糟糕:这是精神排卵的终结。我们生活的时代虽然充满了越来越多的信息,但它却给我们越来越少的意义。只有在消费社会中不断生产梦想、制造假象,才能让人们心安理得地睡去。
7,人们在今天的资本主义消费中从来没有消费到物品真正的使用价值,只是消费了“一种消费的意象”,那是由光怪陆离的广告所制造出来的符号价值的幻境。在这个意义上,消费个体从来不是独立的,而是深受群体影响的。
8,对人的关心和同情,也是消费的一部分。而真正的同情就是走入内心深处耐心地理解别人的痛苦。
9,消费习惯的群体性分化,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必经阶段。先知先觉的商人,往往能洞悉这些深刻“差异”进而聪明且不被视为冒犯进行呈现,从而大发横财。
10,流行不是以周遭世界的本来面貌来看待它,而是首先将它看做一个可操纵符号的人工场所、一个彻底的文化伪迹,其中起作用的既不是情感也不是视角,而是对含义的策略游戏以及重复曝光、制造人人可“抵达”的氛围。
11,广告既不让人去理解,也不让人去学习,而是让人去希望。在此意义上,它是一种预言性话语。真相是广告并没有欺骗我们:它是超越真和伪的,正如时尚是超越美丑的,正如当代物品就其符号功能而言是超越有用与无用的一样。
12,记者和广告商都是神奇的操纵者:他们导演、虚构物品或事件。他们对其“重新诠释后才发货”——在此范围内,他们毫不客气地对其进行建构。
13,仅仅活着是不够的,还应当穿越生活。波德莱尔说,每个人身上都有一剂与生俱来的鸦片,并且还在不停地更新。有所追求的人,终其一生就是与这种不断更新的鸦片做斗争,在消费社会尤其如此。
14,休闲并不必然被需要,但是人们需要通过它证明他们可以不受生产性劳动的约束。所以对空闲时间的消费类似于礼物交换。在这里,自由时间是含义和符号交换的材料。
15,记忆有一种危险的功能。它会以回溯的方式给事物赋予它本来没有的意义。它会以回溯的方式抹去众多事件还保留着它们最初那谜一般的形式,保留着它们模糊而又恐怖的形式,那么也许就不再有历史。
16,我玩弄过激情,我玩弄过温柔。我玩弄过分手,我玩弄过伤心。我竭尽所能来表达伤心,就像从前,我曾竭尽所能来表现诱惑的外表。有时我甚至这么想,我所做的从来就是只给思想提供一个表象。然而,在一个没有出路的投机世界里,这也就是我们唯一的出路了:制造表达思想的最成功的符号。或者在一个没有出路的感情世界里,制造表现一种激情的最成功符号。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