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公众号:航空翼席谈,作者:翼哥
自2024年以来,中国民航业机场格局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上海浦东机场与广州白云机场的霸主之争。
2024 年,上海浦东机场在年度旅客吞吐量上首次超越广州白云机场,首次登顶中国最繁忙机场。
2025 年以来,这两大机场的竞争态势愈发引人关注。
一、浦东连续三月压制白云,国际航线成胜负手
在2025年1-3月期间,浦东机场再次展现强劲实力,旅客吞吐量连续三个月领先白云机场,实现 “三连霸”,进一步巩固了其作为国内航空枢纽的领先地位。
2025年一开始,双方的血拼就非常激烈。
1月:浦东714.87万 vs 白云713.93万,以微弱优势险胜;
2月:浦东645.8万 vs 白云632万,拉开13.8万差距;
3月:浦东665.4万 vs 白云660.4万,凭借境外旅客增长21.7%锁定胜局。
浦东机场一开年实现连续三个月压制广州白云机场,与2024年的情况截然相反。
最终,2025年一季度,上海浦东机场以2026.1 万人次的旅客吞吐量稳居全国首位,广州白云机场以2005.8 万人次屈居第二。
这两大机场也是全国仅有的超2000万人次的机场。
浦东的制胜关键在于国际航线爆发,1月其境外旅客吞吐量同比飙升45.93%。
二、白云机场紧咬,但结构性短板凸显
一季度浦东机场的增速达到了10.9%,而白云机场仅有2.5%。
与浦东机场相比,白云机场面临两大瓶颈:
一是国际网络厚度不足:白云机场境外旅客占比仅20%(浦东为44%),且缺乏欧美干线高频航班;
二是客货协同效应不足:白云机场货邮吞吐量几乎持平,客货协同效应减弱。
反观浦东,其“客货双增”模式优势显着:3月货邮吞吐量同比增长5.49%,国际货运占比达92%,形成“以货补客”的协同效应。
三、未来展望:三连霸或成新常态
展望未来,上海浦东机场的领先地位或进一步巩固。
从全年战略布局来看,浦东机场四期扩建工程正在全力推进,剑指2030年1.3亿人次容量,重点提升国际中转效率和智能物流能力。
白云机场三期工程计划将容量扩至1.2亿人次,远期目标1.4亿人次,试图以规模反超。
但从当前 1-3 月的增速以及旅客吞吐量的对比来看,浦东机场凭借国际化的 “高价值航线网络”,正逐步甩开白云机场依赖国内客流的 “量级竞争” 模式。
在全球航空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浦东机场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的国际化水平和服务质量,吸引了更多国际航空公司入驻,加密了国际航线航班频次,使得其在全球航空网络中的地位愈发重要。
2025 年 1-3 月浦东机场的 “三连霸”,不仅是其自身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预示着中国民航业机场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浦东机场在国际航线、旅客结构、运营效率等方面的优势,将持续推动其在未来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随着两大机场扩建工程的逐步推进,未来它们在航空客运、货运以及综合服务能力等方面的竞争必将更加激烈,但浦东机场凭借当前的良好态势和战略布局,有望在这场长期的竞争中继续脱颖而出,引领中国民航业迈向更高水平的国际化发展阶段。
如果从城市来看,上海凭借浦东、虹桥两大机场更是稳固中国航空第一城的位置,即便白云机场还是全国第二,但因广州只有一座机场的缘故,从城市来说,已落至全国第四的位置。
浦东与白云的较量,本质是上海与广州在国际化程度、高端资源配置能力上的缩影。
2025年的“第一机场”争夺战,浦东已占得先机,但未来的扩容红利与航线博弈,机场扩建与枢纽打造的争夺,预计还将展开激烈角逐,我们拭目以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