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公司的第一市场主体地位,有吗?
文旅要闻 民航之翼 2022-09-16 10:17:19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民航之翼,ID:caacwing,作者:翼哥

长期以来,民航业存在着在种种怪象甚至乱象,那就是民航业中谁是市场主体,谁应该是优先服务保障的对象,都不太明确。

甚至大家都清楚,但就是在运行中生出种种制肘。

说得太明白不过,就是航空公司是民航业内第一市场主体,航空公司服务顾客,从市场竞争中获得收入,然后再把其中很大一部分收入分给下游的各类供应商。

比如飞机制造商、机场、游料公司、空管、特种设备厂、航食公司、代理商等等。

不过,一直以来,航空公司利润微薄,一有风吹草动就形成巨额亏损。

当然,很多人认为这是源于航空公司自身管理能力不足、市场经营能力低下以及过度低质低效竞争。

但是,全民航有没有全面的、系统的考虑、甚至讨论过这样的话题:

把航空公司放在第一市场主体的地位上,把航空公司放在中心的位置,全民航以航空公司为核心,打造出高效安全价优的运行保障体系。

航空公司研究市场,考虑旅客需求,提供精准的服务。

而民航业其他保障单位,则应该研究航空公司,考虑航空公司诉求,提供令航空公司满意的服务:即既高效,又价廉的服务。

但在实际工作中,各单位更多的是考虑自身利益,甚至与航空公司争夺话语权以及市场地位。

基本上,呈现出一种你说你的,我干我的。

事实上,翼哥认为:

民航业各单位都积极,每一个领导、员工都努力,但基本上都是你有你的目标,我有我的规划。

比如说,航空公司定个1亿人次的目标,机场定个5000万人次的吞吐量的规划,机场与航空公司之间规划有什么关联,航空公司与机场坐下来讨论彼此的规划,基本不可能!

进而广之,航司、机场、空管、油料等等有无推心置腹的谋长远、齐协力、共前进,更是不可能。

我们知道,民航业长期以来形成一个怪象,那就是最大的主基地航空公司与机场的关系向来不怎么和谐。

两家单位经常坐下来讨论讨论把工作做好的事情更是少之又少。

更有甚者:

航空公司虽然是市场主体,虽然向各单位付费,可是基本还是处于一种求的角色,至于求什么呢?

各式各样,大家都知道,尤其是航空公司一线员工的恐怕感受更为强烈。

如果只是求到好了。

这些年,大家都说航空公司的成本高,都要求航空公司降成本。

可是在航空公司财务的同仁都知道,航空公司的成本都是刚性,没法降。

为什么刚性,上游的这些单位有没有考虑给航空公司降价。

不可能。

有些单位,规模越大,话语权越强,只会越给你涨价。

各单位收航空公司的钱,可是建设投资还要向航空公司收钱。

比如民航发展基金,收了旅客的,又收航空公司,实际上旅客的钱也是卖机票时一起收的,旅客感知就是机票一部分。

这些钱大部分用在了什么地方?

翼哥2019年写过一篇文章:民航一人赚不了一份盒饭钱。

在盈利的时候,2018年我们运送了6.12亿人次,平均每名旅客身上也就赚了25块钱,顶多也就一份盒饭钱!

可是疫情以来,亏得最多的又是航空公司。

总共2年又两个月的时间,民航全行业累计亏损达到2111亿元,其中,航空公司亏损1706亿元,占比超过80%。

以航空公司为例,两年多的时间里亏了1706亿元,而2015-2019年五年时间里,航空公司也才赚了1604亿元。

两年的时间,已经把过去五年的利润全部亏掉,还不止。

可是似乎所有人都认为这是航空公司的问题。

比如要降价,机场说我也难,油料说我更难,民航发展基金取消了,每年支持建设发展的钱哪里来,航路费取消,航路空管怎么办?

大家都有难处。

但航空公司没关系。

因为航空公司这家死了,还有那家。

航空公司全完了,还有新的资本来搞新的。

甚至现在的航空公司玩完了,其他人就有机会了。

但机场肯定不能完,油料不能完,空管更不能完。

毕竟他们完了,行业就转不了了。

全民航除了航空公司,民航其他单位都不能完!

民航业是个小行业,但是个焦点行业。

民航业是个小行业,但卷起来不比任何一个行业弱。

只不过,当下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航空公司作为行业内第一市场主体地位必须强化,行业其他单位都是为航空公司服务的,这一点必须明确。

航空公司好了,行业才会好!

除了航司外,其他任何一个单位好,都不代表行业的好。

民航强国建设,首先必须要航空公司强!

认识不到这一点,什么民航强国都白搭!
评论(0条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一扫,关注劲旅网官方微信号

或搜索“ctcnn1”

手机扫一扫,打开劲旅网手机站

随时掌握最新资讯

热 门

登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