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公众号:航空翼席谈,作者:翼哥
2025年1月,是进入春运的时期,客流量较大,机场货邮吞吐量相对少一些。
不过机场方面的竞争依然激烈。
对2025年1月我国机场货邮吞吐量排名按档次分析如下:
第一梯队:20万吨以上:两大机场
仅有上海浦东和广州白云两个机场。
上海浦东、广州白云两大机场不仅客流量领先,货邮吞吐量也居首。
这也充分说明长三角、大湾区经济之发达。
浦东机场以30.50万吨独占鳌头,作为国际化航空枢纽,其航线网络遍布全球,与众多国际知名物流企业合作,吸引了大量国际进出口货物 ,像高端电子产品、精密机械等。
广州白云机场19.66万吨(约20万段),凭借所在的粤港澳大湾区强大的经济实力,制造业、商贸业繁荣,服装、玩具、家电等产品运输需求旺盛。
第二梯队:10-20万吨3个机场
深圳、首都、鄂州在这一梯队。
深圳16.54万吨,依托深圳及周边地区发达的电子信息产业和外向型经济,大量的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及零部件出口。
首都机场12.67万吨,凭借首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以及完善的综合交通枢纽优势,吸引众多国内外旅客和货物,高端商务、政务往来带来高附加值货物运输需求。
鄂州10.37万吨,作为新兴的专业货运枢纽,顺丰等物流巨头的入驻,使其航线网络不断拓展,专业化的货运设施和高效的分拨能力,在电商物流、快递快运等领域发展迅速。
第三梯队5-10万吨:3个机场
郑州、杭州、双流三个机场处于此档次。
郑州7.04万吨,作为中原地区交通枢纽,在中欧班列、跨境电商等业务的带动下,农产品、机械产品等运输量不断增加 。
郑州在航空物流方面的经验值得大家学习。
杭州6.56万吨,电商产业发达,大量的电商包裹通过航空运输,同时周边的轻纺、服装等产业也提供了丰富货源。
双流6.08万吨,作为西南地区重要航空枢纽,服务于周边地区的旅游、商贸、制造业等,特色农产品、电子设备等运输需求稳定 。
第四梯队:1-5万吨:28个机场
这一梯队有众多机场,主要是省会城市机场以及发达地区机场,各机场之间竞争激烈。
领先的机场主要有:
南京4.54万吨,得益于长三角地区的产业集聚和经济活力,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等产业为航空货运提供坚实基础。
如虹桥3.75万吨,依托上海的经济和贸易优势,以及与浦东机场的协同效应,在商务快件、高附加值产品运输上有一定份额 ;
重庆3.63万吨,作为西南地区重要城市,在制造业、汽车产业等支撑下,货物运输需求稳定;
厦门3.57万吨,凭借其对台优势和外向型经济,在电子产品、农产品等运输上表现突出 。
昆明、西安等门户枢纽也都超过3万吨。
大兴机场3.21万吨,虽处于起步阶段,但凭借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政策优势,未来有望吸引更多物流资源和产业集聚,进一步提升货邮吞吐量 。
第五梯队:1万吨以下,其他机场
该档次机场众多,大多位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或中小城市。
这些机场的航空货运需求有限,周边产业基础薄弱,缺乏大型制造业和商贸中心的支撑,同时基础设施和航线资源相对匮乏,难以吸引大量货物,导致货邮吞吐量较低 。
总体来看,各梯队机场的货邮吞吐量受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交通枢纽地位以及机场自身设施和运营能力等多种因素影响。
处于不同梯队的机场应根据自身特点,发挥优势,弥补不足,提升在航空货运市场的竞争力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