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愁记忆,也是国际化视野中的文化地标,在现代旅游业体系中扮演着从城市休闲到乡村度假的多业态空间支撑。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乌镇、周庄、西塘、南浔等古镇吸引了大量海内外游客和众多的投资机构与运营主体,布局由点到面,规模由小到大,竞争力由弱到强,探索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中国古镇旅游发展之路。新时代旅游业面临新机遇新挑战,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旅游业的重要指示,落实全国旅游发展大会的重要部署,加紧建设主客共享的美好生活新空间,推动古镇旅游高质量发展,是文化和旅游系统的战略导向和工作重点。
繁华不只是追忆
古镇多为历史上的工商贸易中心。人类文明发展进入农业社会以后,人们开始选择地理位置优越或自然资源丰富的地方定居,逐渐形成了以家族或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小型聚落,构成了城镇发展的早期形态。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商铺、客栈、钱庄等随之出现,城镇成为工商贸易中心。从古丝绸之路沿线的撒马尔罕、布哈拉到中世纪西欧贸易中心的普罗万城,从茶马古道上的丽江古城到运河沿线的西塘与南浔,无不因贸易而兴。来自四面八方的商贾汇聚于当代视野中的古镇,进行丝绸、粮食、棉布、手工艺品交易。从这个意义上讲,今天的古镇也是当时的新城。
古镇也是当时具有文化地标意义的生活空间。发达的工商贸易带来的异国他乡的商品,也带来了习俗、观念和文化的交流碰撞。当地居民和外来商贾高频次的商品交易和社会交往,为古镇注入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历史上的古镇从来都不是单纯的地理空间,而是承载了城市生命和市民记忆的人文空间。古镇记录了曾经的繁华和时尚,也孕育了本地化生活方式。江南白墙黛瓦的水乡院落、川西风格质朴的吊脚楼建筑、岭南的镬耳墙与骑楼、陕西的窑洞民居等传统建筑,与世居于此的原住民及其生活方式,共同构成了古镇的传统文化空间,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聚集地。数据表明,80.7%的古镇景区为国家4A级以上高等级旅游景区,其中13.2%为5A级景区。
古镇还是主客共享的旅游目的地。古镇为世居于此的市场提供了繁华热闹的商业环境和轻松悠然的休闲空间。随着大众旅游的来临,古镇以远离城市喧嚣、宁静自然的生态环境,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当地居民的幸福生活,吸引着异国他乡的人到此放松身心,享受慢节奏的休闲生活。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调研显示,93.4%的受访者去过古镇,近两年古镇旅游频次两次以上的受访者占比达37.7%。27.1%的受访者认为悠闲的生活氛围是古镇旅游最具有吸引力的因素,23.4%和20.7%的受访者认为古镇的建筑风格与当地特色美食是选择去古镇旅游的重要因素。近半数受访者认为放松心情、体验古镇慢生活是最主要的出游目的。
心心念念的文化和无处不在的商业
古镇旅游已经由早期的观光为主转向观光、休闲与度假并重,从重视建筑风貌的保护、所在地文化的传承,转向游客分享与社区发展并重。政府和公共部门越来越注意倾听当地居民的声音,尊重其发展的权利,既要从古镇居民身上看见岁月的积淀,也要从外来游客身上看见未来的模样。无论是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还是古镇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探索,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我们可以借鉴意大利五渔村、巴西黑金城、日本鬼怒川等国外古镇旅游发展经验,更要立足中国国情和旅情,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推动古镇旅游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世居者的生产实践、生活休闲,外来文化的交流互鉴,经由的历史积淀,孕育了不同的古镇类型,如北方大院型、西北民居型、江南水乡型、徽派古村型、川渝蜀韵型、湘黔风情型、岭南古风型以及南诏古村型等。胡焕庸线以东以南地区分布着全国95.7%的古镇景区,江浙皖贑川滇六省以14.5%的国土面积,聚集了全国半数以上的高等级景区古镇。古村、古镇、古城,已经成为区域旅游发展的重要支撑,呈现出旺盛的生活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景观之上是生活。大众旅游进入全面发展新时代,游客更加渴望深度体验当地文化。多数情况下,游客真正感兴趣的是古镇角落里有无意的青苔,是本地居民早餐的烟火气,是孩子有学上、父母有工做、爷爷奶奶有人养的文化味,而不是人去楼空的古建筑和人为做旧的青石板。没有了原住居民,那些承载生活方式、宗教信仰、节庆习俗的古镇便失去了鲜活的载体,一个只留下空巢老人与流浪狗相伴的古镇是不可能有未来的。只有留住对本地充满深深归属感的原住居民,才能活灵活现展示古镇原汁原味的文化本底,才能让游客感受到古镇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独特魅力与文化价值。我们也注意到受原住居民流失,租售商家投资回收压力和地方政府非正常政绩观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古镇旅游不同程度出现了产品同质化、过度商业化和利益短期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游客认为国内古镇同质化现象严重,“仿古建筑+店铺+小吃”几乎成为标配,心心念念俱是文化,目之所及皆是生意,严重影响了古镇的文化生态、生活品质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古镇居民是传统文化和民风民俗的守护者、继承者、传播者,在古镇旅游的利益相关者中居于核心地位。如果他们的利益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古镇旅游的高质量发展就无从谈起。当且仅当本地居民愿意参与,也有能力参与古镇旅游规划、开发、经营、管理和创新研发的全过程,对古镇旅游有发自内心的认同感并承担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完善的责任,古镇旅游才有真正的未来。地方政府和古镇旅游开发机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旅游发展理念,稳步推进古镇历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传承和创新性发展,也要弘扬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创造现代文明,还要培育科技、文化、艺术、时尚等新动能,发挥年轻人的创造力,加快建设现代旅游业体系,培育旅游强镇,推进新时代古镇旅游行稳致远。
记忆你们的记忆 看见我们的看见
无论我们赋予古镇多少经济功能和文化想像,它首先都是世居于此的原住民的生活场景和成长空间。房屋是用来居住的,便利店是方便生活的,小桥流水是用来交通的,那条青石板的长街见证了爷爷奶奶的青春与爱情。正是因为这些浓浓的烟火气和无所不在的文化味,让一座座古镇如风中摇曳的灯火,照亮历史的星空,记忆着你们的记忆。历史一再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只有本地居民高频次的生产、生活与消费,才是古镇旅游生命力的源泉。不能因为要发展旅游,就把原住民迁走,否则古镇就可能只是古建筑博物馆和文化标本了。这也是我们喜欢西塘、硖石、南浔、周庄、七宝、木渎等江南古镇的底层逻辑,因为它们主客共享的生活方式,也因为它们的嵌入式发展模式。
新时代的古镇旅游,要让游客看到文化的遗产,更要让居民看到创生的未来。世界旅游发展经验表明,凡是让本地居民感受幸福,也能吸引异国他乡游客到访的旅游目的地,无不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商业环境。多数古镇之所以能够保存下来,是因为在工业化进程中被边缘化了,失去了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力,也就失去了对年轻人的影响力。尽管罗大佑在《鹿港小镇》伤感如斯,“台北不是我的家”,却再也回不去小镇呢?很简单,一个只有美丽山水和繁华记忆而没有发展机会的空间是留不住年轻人的。所谓“离开家乡会有乡愁,呆在乡下只会发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为促进古镇新生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应选择性地引入外来文化、创意和艺术,创造独具特色的当代文化。还要引入资本、科技和创业团队,以高水平的经济活动和高品质的生活空间吸引高质量的就业。从江南水乡艺术新地标的西塘良壤酒店,到以《陌上开花》展现海宁志摩故里“文气、洋气、烟火气”的文艺精品,都是古镇新生的经典样本。
在绵延不绝的旅程中,人才是最美的风景,也是文化创造最活跃的要素。希望更多古镇发挥文化优势,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吸引海内外文化型企业、文艺工作者、旅游创业者进驻古镇并参与旅游开发,通过制度创新吸引更多文化工作者和文艺爱好者到访甚至长期居住。只有让外面的力量、温暖的光照进古老的生活里,才会有生生不息的活力和吸引力。否则,就算天天都是大红灯笼高高挂,又会多少人愿意到访呢?更不用说长期居住了。为此,要发挥税收调节作用,鼓励原住居民以自家宅基地、闲置房屋发展民宿、餐饮、商铺和文化体验新业态,鼓励文艺、科技和旅游工作者留下来,使之成为古镇新居民,稳步推进与原住民的平权。
记忆了古镇原居民的记忆,看见了他乡游客看见的未来,静水深流的生活、生生不息的文化,这样,就很好。
最新评论